2)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场白骨缠草根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尖刀吗,身后就是一群从未停止过战斗的吐蕃勇士。

  这些人看上去都比自己胯下的马还要强壮,手里握着各式各样的武器,眼神甚至有些呆滞。

  战争就像是家常便饭,这块盐井之地,自古是强者得之。不知道有多少强横一时的部落,在此被彻底抹平。

  看着阵营排列,他们不过两万人,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十几万宋军,并没有一丝的畏惧。

  一声令下,吐蕃骑兵从高处顺势而下,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

  ......

  空气散发着血腥与硝烟气息混杂的味道,无数的尸体横躺在冰冷的高原冻土上,他们多半是汴梁京营禁军,身上的盔甲质量极高却都已残破,眼神中还残留着惊惧。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让事前信心满满的南线宋军,遭遇了出征方腊以来自大的惨败。

  几年时间、数次大战,辛辛苦苦养成的信心和气势,就此付之一炬,溃逃的宋军甚至踩死了不少自己的同袍。

  通!通!通!

  带着金属颤音的鼓声在战场上空回荡,吐蕃人耀武扬威地走过战场,收缴着战利品。

  他们随意翻弄着宋军的尸体,搜寻一切可能搜到的财物,各种武器更是遍地都是。

  宋军京营禁军,装备最是精良,常常让西军那些苦哈哈眼馋的发红。

  退到原大理国内的王黼,惊魂未定,看着满殿的武将,忽然一把将桌案掀翻,开始大发雷霆。

  “十几万人马,连小小的吐蕃领主都打不过,朝廷养着你们不如养一群猪。贼军汉,鸟配军,平日里夸耀本领,一打仗全是含鸟的猢狲、绣花枕头。这一回不上奏朝廷,治你们个无能怯弱,本官怎肯罢休。”

  帐内武将一个个低着头,虽然愤恨却不敢顶撞,王黼还是当朝特进,单从官位上说,还在少宰杨霖之上。

  谁知道这个特进却是个草包,事先不做刺探,竟然带着大军直奔盐井之地,被人家当头痛击。

  如今损兵折将,出师不利,真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众人默不作声,王黼更加气急败坏,他是为了权势而来大理,谁知道一无所获。杨霖那厮派人从海上把大理段氏全部接走,自己接手了个烂摊子,跟一群野蛮的土司进行无休止的战斗。

  好不容易又有了攻灭吐蕃的功劳,可以说就摆在自己的眼前,那韩世忠不过是区区的宣帅,一旦灭了吐蕃,谁也不能把功劳从自己身上抢走。

  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出师不利,在这区区的小领主面前,就已经大败而回。

  对于王黼来说,吐蕃人四分五裂,不堪一击的传言,都快把他的耳朵灌满了。

  事实上在吐蕃确实如此,若是大宋的军队阵容煊赫,兵锋极锐,势如破竹,哪怕再不情愿,这些吐蕃贵族和寺院也只能是开门归降,从此以后成为大宋一个地方守臣,或者类似云贵那些土司。

  可是王黼这一败,让观望的吐蕃领主们起了异样的想法,大宋军队如此羸弱,我们为何还要怕他们。

  就连北线都收到了影响,前来投奔内附的吐蕃领主和寺院原来越少,更多的则是选择彼此之间加强联络,加倍派出各种各样的哨探,看一看这宋军有没有实力吃下吐蕃。

  雪上加霜的是,受此一败的王黼,不知道整顿军马,再战雪耻,反而畏缩不前。

  宋人怯弱,一时成为吐蕃领主的笑谈,西南吐蕃诸部对于大宋轻易收复大理的敬畏之心,也在慢慢散去。

  很多部落,都摩拳擦掌,等着和僧尼部落一样,从宋人头上掠取一番。原大理边境上,吐蕃人蠢蠢欲动。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