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七章 强啊大石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盅和漱口水。

  折浣香这六个珠子辈的丫鬟,一个个穿着鹅黄衣衫,娇俏可人,衬的杨大郎富贵风流,让人艳羡。

  张安嘿嘿一笑,道:“什么都躲不过少宰的火眼金睛,这次在天津港到平卢一带赈灾,下官发现沿途良田多半荒废。这几年气候反常,地震又改了河道,致使多处河堤崩溃。

  其实河北一带,本不是黄河入海口,是为了防备契丹南下,将河水强行引到此地,可以说是害民不浅。”

  杨霖一摔筷子,骂道:“前线十万火急,河北灾情未稳,你要将黄河改道,这么大的工程量,你考虑过朝廷能不能负担么?”

  张安从袖子里拿出一摞纸来,道:“少宰放心,下官非但考虑过,而且深思熟虑。您看,这都是明细,需要的银两其实不多,朝廷只需要再发一次债券,来年河北丰收,足可抵债!”

  杨霖神色稍霁,随手翻了翻,一张嘴就有粥奉上。摆了摆手,蕊珠上前,给他擦了擦嘴,杨霖点头道:“要是真如这上边说的,倒是还可以考虑,不过如今役钱这么贵,从哪去抽调民夫?”

  “这个下官也想好了,不用征调民夫,只要少宰给我们治河司一道令旗,可以就地调动厢军,劳动力不久解决了?”

  杨霖仔细看起他的计划书来,边看边骂道:“你还真是不打没把握的仗,把我算计的滴水不漏,今天不答应你,你是不是就不走了?”

  张安上前,殷勤地倒了一杯水,推到杨霖跟前,笑吟吟地道:“此举惠及河北、山东两省百姓,少宰仁爱之心,天下皆知,岂会不答应?等到竣工那天,下官准备在入海口为少宰建造一个雕像,好让百姓永远感念少宰恩德。”

  “这还差不多,不过这个雕像,做之前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希望单手掐腰,一手高举,突出我的英姿勃发的风采。面带笑容,眉目朗清,彰显我的爱民如子。”

  张安拍着胸脯道:“少宰放心,下官已经牢记于心。”

  杨霖冷哼一声,吩咐拿来文房四宝,写了一封手札。

  张安眼巴巴地看着,几次伸手,又讪讪地收了回来。

  “以后这种事,尽量不要在开战的时候来做,给我省点心好不好?”

  “好,少宰放心!”

  “滚吧。”

  ---

  君士坦丁堡内,辽人欢声雷动,声震天地。

  耶律大石一战,擒获国王六十多个,城主三十余人,贵族将军一百多员,俘虏兵马十二万,斩首六万。

  缴获财货物资无数,堆积如山,全都运进了城中。

  耶律大石对这些人,没有丝毫的怜悯,厌恶之心难以遮掩。

  他下令对所俘获的国王、城主和贵族,施行“射鬼箭”之刑罚。

  《辽史·礼志三》:“出师以死囚,还师以一谍者,植柱缚其上,於所蝟,谓之‘射鬼箭’。”

  将罪人缚于柱上,用乱箭射死,这是契丹独有的刑罚。

  随着路边的马嘶声,绑在道路两侧的“国王”贵族和城主们,一个个被射的刺猬一般。

  城中百姓,还有俘虏的西方士兵,全都看傻了眼。

  宣和三年秋,大辽国土再次扩张,势力已经延伸到欧洲大陆。

  耶律大石接受文武臣子建议,迁都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为“兴辽城”,改国号康国元年。

  城中精兵云集,猛将如云,财宝堆积如山。

  一个横贯欧亚的帝国,用了不到三年,已经初具雏形。

  西方各个公国、侯国、城邦,在他的铁骑面前瑟瑟发抖,几百个国王贵族的尸体,被抛进了爱琴海。

  耶律大石静下心来,不再浮躁急于东进,开始准备生聚十年,恢复国力。

  一代枭雄,苟起来了,反而更加可怕...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