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三章 斩草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的苦战防守,一路上顺风顺水。

  合不勒汗带着蒙古的军汉,全都死在了金河山,这些圣战军便平推了草原。

  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到现在就像是一个战车,根本停不下来了。

  与其说是宋江指挥他们围攻上京,不如说是他们裹挟着宋公明,大闹这上京道。

  沿途这些人,见到女真人就杀,留着契丹钳发的,却是可以拉拢团结的对象。

  无数思潮涌动,情绪高涨,品尝着胜利的喜悦的西北后生,手里举着一本杨学典籍:《圣贤论》,噼里啪啦给你讲一大堆道理,听得不懂汉语的契丹人云山雾罩。

  上京道,是整个契丹无京中,沦陷速度最快的。

  宋江自己已经把控不住局势了,好在还没有向着坏的方向发展,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杨少宰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药,让他们这般疯狂。

  从天山远征而来,都没有耗光这些年轻人的精力,反倒让那个他们更加振奋。

  而且宋江发现,杨学这东西,虽然最早是在太学给士子们讲课诞生的,但是越是读书少的,越容易入门...

  他们平日里习以为常的事,解释出原因,让人恍然大悟。

  原来成圣的智慧,就在这不显眼的小事上,这一发现往往会让人像是推开了一扇新奇的窗户一样,充满了喜悦。

  这是其他宗教,无法给与他的信徒的。

  佛说轮回,真主说后世,基督将天堂...谁也没见过。

  但是杨学就在身边的日常,每一个细枝末节,追根逐底,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和未知的疑惑。

  这就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些被挖掘出来的疑惑,一旦寻到了因由,往往就是大智慧。

  比如说儒家经典的两小儿辩日,在《圣贤论》中,就有了详细的解释。

  通过比对日常的见闻,将道理阐述的十分清楚。

  杨霖也万万没有想到,他要改变汉人士子的学风,却不小心在西北,收了一大堆的吐蕃、党项、回鹘的徒子徒孙。

  其实这一点,和首领族长们的关系很大,那些人被杨霖用商路拴的死死的,竞相献媚。

  不但在西北大搞杨学学院,还到处竖立杨霖的雕像,购买印刷杨学书籍。

  他们大肆谄媚杨霖,直接导致了杨学在他们的族人中兴起,到后来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了。

  上京道,金国的都城会宁府外。

  大军把城池围的死死的,城内的金国文武官员,宗室贵族,都被包了饺子。

  有一些脑子活泛的,在乌古敌烈被围的时候,就已经发觉到了危险,逃之夭夭,去了东京道的渤海府。

  剩下的则傻乎乎的,迎来了宋人的大军,宋江在城下,一时恍若做梦。

  一时间,他的脑子里,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

  卫青北击匈奴,霍去病勒马燕然,李靖横扫突厥,薛仁贵...

  这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俺宋公明,从天山打到了会宁府!

  马上要把一个大金帝国的都城拿下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旁边的“耶律荣”,伸出熊掌,在他眼前晃了晃。

  花荣瞪着一双绿豆眼,大声道:“哥哥,发什么呆啊,鸟鞑子的老窝就在眼前,不趁现在拿下,咱们这钳发什么时候能改回来?”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