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九节 抚慰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偿。

  “制诏吧……”刘彻对汲黯吩咐:“朕闻之: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代上军民,忠心王事,朕甚嘉之!其诏,复免代上全境徭役口赋五岁,有司不得征收!”

  “今朕嘉忠臣义士之心,哀其父老孤寡或匮于衣食,甚怜慜焉。其遣茂陵令臣异持节巡行代上,存问忠臣义士之后,殉职节臣之父老曰:‘皇帝使臣敬问父老:无有衣食之忧?无有进学之虑?无有钱帛之苦?有所忧虑苦乏,使者以闻,县乡既断!’”

  这就是一个差不多类似于后世的领导去老革命根据地视察类似的作秀了。

  基本上,只会解决一些大量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找几个典型,刷刷存在感,笼络民心而已。

  这个手段,刘氏自太宗以来,就已经玩过不止一次了,可谓是得心应手。

  当然,刘彻的决定,比自己的父祖们稍微大方了一些,也稍微阔气了一点,显得更加慷慨。

  但其实,却也是怀着私心和目的的。

  代上地区,是刘彻选定的未来中国棉纺织原料基地之一,更是刘氏仅次于关中的最大基本盘。

  对刘氏而言,关中是根本而代上陇右北地雁门,就是心腹了。

  特别是,代上地区,还是太宗故地,潜龙之所。

  当地的民心和军心,向来就是向着刘彻这一系的。

  太宗血脉,一直就镇抚着当地。

  当年,梁王刘武,还做过代王呢!

  更别提,当地还是中国最重要的兵源地和最好的训练场所!

  对汉室政权来说,争取关中和北方的民心和军心,就是稳固政权,维持统治的最佳办法。

  至于南方的地主阶级……

  咳咳,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些家伙的话,三十年也干不成事情!

  所以,在刘彻眼里,他们的问题,无足轻重。

  “诺!”汲黯点头领命,就要去草拟诏书,但刘彻却叫住了他,道:“郅都部阵亡将士棺椁一到京郊,立刻通知朕!朕将亲迎之!”

  不止要亲迎,还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前所未有的国葬,让这些英雄得到他们应有的荣誉和地位。

  只是……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此番归来的棺椁,全部都是队率以上的军官,甚至队率军官的棺椁都很少。

  能被以棺椁形势运回长安的,注定都是高级军官。

  至于普通的大头兵和下层军官,他们只能是被火化后,以骨灰形势回到长安。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更是限于时代局限性和经费的事情。

  刘彻当然想要让这些英雄也全部都享受到汉室黑龙旗覆盖棺椁,被三军将士抬着回来的荣誉。

  但这样做,代价太大。

  他们虽然是英雄,但毕竟已经死去。

  死人,不能跟活人抢资源。

  毕竟,现在的汉室,现在的中国,远没有阔绰和发达到可以拿着大量的资源挥霍的地步。

  而且,汉室是一个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等级鲜明。

  假如小兵都是棺椁回家,龙旗覆棺。

  那队率、司马、校尉、都尉甚至是将军又该享受什么待遇?

  拿几十吨金子给他们做棺椁?(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