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增加不会减少,且是固定的进项。

  但,很显然,平壤学苑靠这笔钱,是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作。

  所以,其实,这个学苑收入的大头,还是与其他学苑一般,基本来自地方名士、贵族和豪商的捐献。

  与内陆的稷下学宫、广川学苑、邯郸学苑等知名学苑一般,平壤学苑也实行捐献推举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谁给的钱多,谁的子侄就可以更快入学,并得到更好的师资教育。

  这些年来,随着安东大开发和淘金潮,造就了一大批的新兴富豪与中产阶级。

  暴发户们比比皆是。

  像游侠、行商以及捕鲸业从业者,他们在发达了以后,有了钱以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子嗣跟自己一样去过刀头舔血,提着脑袋搏命的日子。

  兼之,平壤学苑的口号与理论,特别贴合这些人的诉求和目标。

  所以,各地的豪商、大贾、贵族,纷纷慨慷解囊。

  仅仅是西北都尉陈嬌、西部都尉陈须兄弟,每年都会捐献数以百万的钱财和价值差不多的物资。

  朝鲜君刘明,深受其辅佐大臣韩安国的影响,也是杂家思想的拥泵。

  所以,不仅仅给钱给人给政策,还给地!

  最初,平壤学苑只是一个在平壤城外的一个山岗上建立的寒酸学苑。

  但如今,学苑占地超过一万亩,名下拥有的学田超过数万亩。

  而这些土地都是朝鲜君历年所赐。

  有时候,朝鲜君一年甚至会十几次赐地。

  打着的名目也是花样繁多。

  什么天子千秋啊太后千秋啊太皇太后千秋啊,梁王千秋啊,梁王后千秋啊。

  总之,逮着名目就送田送地送钱。

  剩下的韩王、真番王之类的藩国君王,自然也不敢怠慢,逢年过节,都得做做样子,捐献财货。

  靠着捐献,平壤学苑一岁可以入账超过三千万!

  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捐献来源,使得平壤学苑的各位巨头,能够大量吸收来自民间的平民子弟甚至赤贫家族中的人才。

  今天平壤学苑,号称有弟子三千,门徒五千,贤者八百!

  在师生的数量上,傲视诸子百家,几可与风头最劲的公羊学派广川学苑争锋。

  不过,与其他所有学派一般。

  林子大了,纷争自然也就多了。

  当年,伍被、左吴、晋昌三人带着门徒弟子、家臣随从三十五人,乘着四辆破旧的马车,以及许九赠送和天子赏赐的三十万钱来到平壤。

  他们自己动手,开辟荒山,挖掘壕沟,伐木建校,立起了平壤学苑的牌坊。

  那个时候,众人团结如一人,有着共同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但现在……

  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杂家一统安东,影响力向着辽东、辽西辐射。

  甚至跨越山海,打进了儒家的大本营齐鲁吴楚。

  在安东地区,杂家的影响力,无可置疑!

  随着门徒弟子越来越多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