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7章 太子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用金券。虽然发放俸禄、薪水和采购的时候,只是部份用金券替代,但也是相当量大。

  好在李世民还是比较听取李超建议的,没搞只出不进。

  如今新的两税法推行,夏税征钱,百姓既可以交钱,也可以交钞。官府不拒绝以钞纳税,而且没有折扣这些。正因此,百姓们现在对钞很喜欢,买卖交易方便,而且纳税也方便。

  如今中央银行委托李记的印钞厂印刷金券,然后发放俸禄薪水、政府采购用出去,金券在市场流通,最后又以税收的形式收上来。

  这是一个很健康的模式。

  不过李超一直比较担心的是皇帝和朝廷的节操,万一皇帝缺钱,他会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去超发纸币?李超觉得这个很难,也许李世民眼光较远些,不会乱来,但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定。

  他们可不比李记,李记不敢乱来,有朝廷监管着,可谁来监管朝廷。

  好在这次朝廷大清洗,发了一笔横财,李世民现在府库充盈,倒暂时不用担心这些了。

  但李超依然不打算留着这些金券,金券本身又不值分文,因此还是购买朝廷的那些实物财产比较划算,哪怕买些矿山,也不怕砸手里。

  承乾却对金券赞叹不已。

  “金券真是好东西,如今朝廷印发金券,铜钱金银存于左藏库中,平时发俸禄薪水也方便的多了,地方上的夏税,直接押钞入京,也大大节省运输上的麻烦。”

  李超笑着点头。

  大唐以前因为缺铜,导致钱荒,一直只能是钱帛兼行,甚至布匹、粮食也充当着实物货币,这对于商品经济来说,当然是极大的阻碍。而如今推行的纸钞,虽然还不是直接的信用货币,但起码在慢慢的改变着钱荒的问题。

  毕竟大唐的实体经济问题还是很高的,以前只不过是缺少足够的货币量来匹配这个经济总量,于是才出现各种钱荒导致的问题。

  钱钞发俸禄薪水、官府采购,同时朝廷征税税赋收钞,这对整个经济来说,都是巨大的提升。

  尤其是百姓纳税用钞,这一条,更是巨大的进步。以前百姓缴纳实物,是非常麻烦的。因为各地的百姓,种植的东西不同,有种粟有种麦有种稻,这就得有不同的征收标准。再一个,各种粮食征收时,也麻烦,百姓得把自家的粮运去官府缴纳,而官府在征粮的时候,不免又会凭白增加许多火耗,最终又增加了百姓负担。

  而现在不同了,百姓直接拿着钞到官府交税就好了,税率明白的公示,粮钞转换也都早公示了,按着那公示的数目交就好,不用再担心衙役以干湿啊斗量的时候多少等问题多收粮食。

  过去,过方上的衙役是没有朝廷的俸禄的,甚至地方官员都没有直接的俸禄可拿,官员们靠职田、公廨田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