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8章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立身之地安身之所。

  不过就算是在李家做奴仆,李超也是会给他们工钱的。

  每月都有,同时年节还会有些奖金,甚至他们吃用也基本都是李家包了的,说来,在李家做事,虽然要求挺严格,但待遇确实好。

  “今年比大家的奖励,就都发粮吧。”

  李家的粮食也都卖给朝廷了,但李家除了留足口粮,李家还有官职爵位诰命不少,也都是有俸禄可领的。朝廷也对这些官员贵族们很照顾,有不少特权,粮食定额给的高,不但可以全额领俸禄粮票,而且还可以拿钱多买些粮票去换粮。

  李超倒不需要从官仓那里买粮,他直接从东南往襄阳运粮过来。

  朝廷现在对粮食控制的很严格,但对于那些勋戚贵族们,如果自己有本事有渠道自己能从非受灾区运粮进来,朝廷是放行的。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朝廷只是限制灾区的粮食流动,禁止灾区内的粮食私下交易。

  从外地运粮来,你能运多少就运多少,官府都不拦截卡要。

  李家就一直从那边运粮过来,虽然粮食运进来的成本非常高,但如今粮食已经不止是简单的多少钱的问题。

  运来的这些粮食,除了李家自己的需求,还可以给自家的佃户、工人、伙计们,也可以给那些交好的勋戚家等。

  朝廷对于这些,是不管的。

  这其实,也就是特权了。不管什么时候,特权总是免不了的。天下再饥荒,襄阳的那些勋戚贵族们可不会饿肚子。

  他们家的仆人佃户也一样不会饿肚子。

  “大米、鱼干、布匹,再发点钱。”

  如今就算是在皇帝的行在襄阳,粮食也都成了硬通货,手里有粮,比钱都管用的多。有钱不一定买的到粮,但有粮,却是能随时换到钱的。

  襄阳也有黑市,这里就是粮食的交易市场,朝廷也知道这个地方,但只要不是公然倒卖,那么对于一般百姓私下的一些粮食交易,数量不大的,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李家最近的工钱,就一直是发粮食。

  仆人们领了粮,往往会舍不得吃这些细粮。有些仆人更是全家都在李家做仆佣,他们吃住在李家,发了粮其实也吃不了,于是乎,便拿这些粮去换成铜钱绢帛啊,甚至换成金银币,去换金银首饰等等的。

  这个时候,这样的交易,总是非常划算的。

  有些仆人则是在外面还有家人,他们舍不得吃这些细粮,于是拿着米麦到黑市上,去换救济粮,一斗能换数斗。这样拿回家去,就能更经吃一些。

  李超牵着崔莺莺的手进了大厅,厅里有地暖,非常的暖和。

  两人坐下,李超对崔莺莺道,“我已经通知我们在朔方、陇右、江西、岭南、江东、安南等各地的管事们,让他们明年多种些粮食。”

  “不种甘蔗不养牛马了?”

  “先多种点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