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祠堂里不说话的那个人_择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把他与当年那个站在花丛中,接受无数京都少女爱慕眼光的贵公子联系在一起。

  但陈长生不会,因为他比谁都了解自己的这个朋友,比谁都相信自己的这个朋友。

  他相信就算现太阳落到深渊里再也无法爬起来、世界即将毁灭,唐三十六也不会躲进被窝里哭泣,而是会把京都的红倌人全部喊来开一场无遮大会,然后带着他觉得有资格和自己一起奋斗的那些年轻人们,带着乎想象数量的金银财宝以及几车蓝龙虾,骑着最快的马向着太阳落下的地方追去,还要对天空不停骂着最脏的话,唱最蠢的歌。

  如果陈长生看到祠堂里的画面,便会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自己的那些担心也是多余的——昨夜在道殿里,他对唐家二爷说过,很担心唐三十六在祠堂里有没有好的蒲团,会不会因为跪的太久伤了膝盖。

  唐三十六根本就没有跪。

  哪怕他的身影再如何孤独,再如何蓬头垢面,再如何死气沉沉,反正他没有跪。

  他没有跪在蒲团上,而是坐在蒲团上。

  并且是箕坐。

  就是那种最不雅的坐姿。

  他的腿张开着,用胯下对着前方的……无数牌位。

  那些牌位是唐家的列祖列宗,是他的祖宗。

  那又如何?

  你们要关我,那就不要指望我还敬你们。

  ……

  ……

  唐三十六,当然还是以前的唐三十六。

  是的,被关进祠堂之后,他便与外界完全隔绝了音讯,不要说无法再给陈长生写信,便是与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按照唐老太爷的吩咐,严禁任何人与他说话,祠堂里除了一个负责洒扫庭院的哑仆,再也没有人。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唐三十六就不说话了。

  所谓无声的反抗,没有谁能做的比他更彻底。

  无法知晓外界的消息,不知道父亲的病如何,母亲又如何,当然是很令人焦虑的事情。

  但也给了唐三十六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以及修行。

  或者是因为祠堂太过安静,没有任何人打扰的缘故,或者是因为父亲的病情加重,眼看着便要不治的原因,他只用了半天时间,便思考清楚了之前两年前都没想明白的事——老太爷这样做的原因。

  唐老太爷当家的数百年里,最出名的事情是什么?

  是他的眼光。

  无论是当年的苏离还是后来的王破,都已经证明了唐老太爷拥有一双能够识人的慧眼。

  后来唐老太爷把黄纸伞送给将入周园的陈长生,自然不会只是因为陈长生与唐三十六之间的友谊,而是因为唐老太爷像看重苏离与王破一般看重陈长生,而且这笔投资加强唐家与国教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好处。

  为什么他会忽然改变主意?

  先,唐老太爷与商行舟是真正的同道中人,之间有维系了数百年的隐秘友谊。

  最初他默许唐三十六与陈长生交好,暗中帮助国教学院,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陈长生是商行舟的学生。

  如今陈长生与商行舟师徒陌路,唐老太爷自然就要考虑应该支持哪一边。

  从唐家内部来看,唐老太爷要解决的问题是继承权的归属。

  商行舟和朝廷支持二房。

  陈长生和国教毫无疑问支持长房。

  在天书陵之变里,唐家二爷的表现非常出众,而且唐三十六更清楚,二叔的冷酷强硬,要远比父亲当初的温和之道,更得老太爷的欣赏,更关键的是他父亲已经病重,无病可医,如果选择长房,便等是选择唐三十六。

  一个年富力强、手段强大的儿子,一个颇具潜力、但羽翼未丰的孙子,怎么选?

  往过往的历史里望去,往旧纸书上随便扫两眼,便知道应该怎么选。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