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七章 求和_覆手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逐字逐句地念给皇帝听。

  这已经是第三遍。

  皇帝依旧听得津津有味。

  国书中满是对大齐的恭维之词,语气低声下气,如同一个属国。

  皇帝觉得自己仿佛豁然高大起来。

  西夏和大齐结亲,几十年内绝不会起战端。让他最为厌恶的金国,也送来这样一封如同降表般的国书,只能证明大齐在他手中国力鼎盛。

  他特意等到福安公主离开京城之后,才同意金国使臣前来觐见,就是为了让金国难堪,没想到金国还是照样送来贺表,一群人启程前来京城恭贺。

  “他们到底要什么?”皇帝站起身走到窗边。

  刘景臣立即跟了过去:“金国虽然吞掉了辽国,但是国内的情况却不太好,辽国的旧部四处起战端,金国的国力本就薄弱,这样长年累月的打仗,已经难以应付,去年北方大旱,金国粮草不济,饿死了不少的战马。面对同样情形的西夏,却因为与大齐的榷场贸易轻易地度过了难关,所以金国才会这样迫切地想要与大齐互市贸易。”

  皇帝冷哼一声:“那些金人在太原杀了朕那么多兵马,转脸却要与大齐交好,亏他们想得出。”

  刘景臣目光闪烁:“若是金国肯还回太子爷呢?皇上也不会考虑与金国开设榷场吗?”

  皇帝皱起眉头:“刘卿是什么意思?太子失德与那李常显串通,在太原损失了我大齐几十万兵马,就算是回到大齐,朕也会废了他的宗室身份。”

  刘景臣躬身道:“太子回到大齐,自然任由皇上处置,只是如今流落在外,到底让皇室颜面无光。”

  这句话戳到了皇帝心里。

  再不济也是他生的,每次只要想起太子,他心里总有几分不舒服。这些年后宫嫔妃的肚子全都没有动静,无论他吃多少仙丹,竟然都没有半点的用处,现在能够依仗的也就只有废后赵氏。

  王朝没有储君,就等于少了半壁江山,他总是觉得皇位摇摇欲坠。

  皇帝重新坐下来,他已经拟了名单给礼部,很快后宫就会进新人,等到紫金观修葺一新,天师炼出仙丹,也许就会有变化。

  可万一没有效用呢?

  趁着金国一心求好,他是应该未雨绸缪,哪怕那逆子无用,他也可以亲手处置。

  刘景臣抿了抿嘴:“微臣还听说一件事。”

  皇帝眯起眼睛。

  刘景臣躬身道,“听说太子爷在金国纳了侧妃,还生下了子嗣,或许这也是金国求和的原因。”

  皇帝眼睛一睁:“他的日子倒是过的逍遥自在。”他还以为那逆子在金国定然是吃尽了苦头,没想到却是这样的情形。

  刘景臣低下头:“微臣听说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金国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正好金国使臣来到大齐,我们倒是可以趁机好好试探一下他们的用心,依微臣看,接待使臣的事就让徐松元来办。”

  “徐松元办事妥当,而且他的女儿裴顾氏也通藩文,又懂得榷场的生意,若是能从旁帮忙,自然是最好。”

  再说,金国对裴顾氏应该也不会陌生,当年那些军帐守住了整个太原。

  皇帝点点头:“准了,就这样安排。”

  ……………………………………………………………………

  今天更新完毕,可以呼呼了。

  亲爱的们,你们也早点休息,爱你们。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