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奥战争??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心。

  按照“专家们的说法”,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每年可以运输一千五百万吨货物,纵使是一百万俄军在前线作战,都能够轻松满足后勤所需。

  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弗朗茨不知道,反正他不认为俄国人能够做到。

  莫说是西伯利亚铁路,就算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铁路,如果砍掉一条单线运营,也完成不了这个理论目标。

  并非是铁路承载不了,更不是火车速度太慢,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组织能力。

  原时空二战末期,苏联政府就创下来月运输量145万吨的最高记录。

  不过也就那么一个月,因为气候的缘故,西伯利亚铁路的年运输量还是没能突破一千万吨。

  时间提前了四十年,运载力还要在苏联的基础上提升百分之五十,除非给沙皇政府开挂,否则根本就没得玩。

  考虑时代差异,莫说是挑战极限运载力,只要能够完成其中的十分之一,俄军就能把日本人按在地上锤。

  很遗憾,每月运输万吨物资,同样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至少在西伯利亚铁路周边配套、管理体系完善前,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既然外界普遍看好俄国人能赢,自然不会认为沙皇政府会破产了。只要赢得了战争,损失完全可以转嫁出去。

  即便是日本很穷,但只要用心搜刮,总是能够榨出油来的。

  实在是不行,还可以拿劳工冲抵。不同于好吃懒做的……,日本劳工同样是优质劳动力。

  ……

  就在俄奥两国为前线俄军后勤想办法的时候,伦敦的局势也紧张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整合工业产能,本身就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活。对资本家来说,大局远没有赚钱更重要。

  对推动这一切的坎贝尔政府,大家自然没有好感。直接表现就是:舆论猛批,仿佛坎贝尔政府就是毁灭不列颠的罪人。

  反对党也趁机在议会发起了弹劾,若不是国王爱德华七世亲自力挺,加上竞争对手不想这个时候上去收拾烂摊子,没有进一步咄咄逼人,估摸着唐宁街现在已经换了主人。

  挨骂也就罢了,只要是认真做事的政府,就没有不挨骂的。只要成功了,骂名也是可以洗白的。

  看坎贝尔首相现在那副欲要吃人的样子,就知道事情进展肯定不顺利。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整合工业产能被民间视作政府勾结财团,意图吞并大家的产业垄断市场。

  一时间那是抗议声络绎不绝,游行示威人群的惊天口号,一时间响彻英伦三岛,中小资本家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说——“不”。

  不光是下面的人抵制,就连财团也缺乏兴致。“垄断市场”听起来很美妙,真要是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很多行业都不能这么玩儿。

  门槛低是一方面,关键是为了社会稳定,坎贝尔政府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