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8 第 1888 章_悲剧发生前[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写在遗诏上顾命大臣共有三位,一位是掌管御书房贺潜植,其人文名很盛,标准世家出身,一身才华也是可圈可点,文章诗词传世不多,但所传必是佳品,可谓是清流代表,或可成为偶像派。

  另一位是掌管半数兵马大将军霍庸,其人正在壮,是先帝提拔起来,也可算是武将世家出身,其父也曾在他这个职位上发光发热,这么说吧,要不是他爷爷太过疲软,可能这个职位会被他们祖孙三代人垄断。

  其人略有几分桀骜,少成名嘛,现在也还在壮时期,可见同期多少优秀子弟都被压在他盛名之下。

  文有贺潜植,武有霍庸,一文一武都是领头那个,搞事情基本格局就具备了,剩下一个就是名声有些薄弱,却是政事堂一把好手杜仁和,这位外号“杜相”,是标准实派。

  如果说贺潜植只是名声好,人拥护,但真正做事情上还有几分欠缺,无法把政策落实底,如同口头虚言一样缥缈,那么杜仁和就是真正干实事那个政、治家,他是一步步从小官升上来堂官,其验比贺潜植丰富多了,更有实干家水平,算上是处事沉稳又圆滑那种人。

  先帝曾不止一次夸赞过杜仁和水平,“可堪为相”,只不过,本朝没有丞相或者相职位罢了。

  说起本朝制度,还要“感谢”历史上若干昏君代表,摄政王没有了,太后专政没有了,军马令天下没有了,连丞相持都没有了……原随景知道了那个大秘密之后,再看本朝制度,就要为先帝叫一声辛苦了,竟还能保下一个持有全半数兵马大将军来,着实是不容易了。

  这还要多亏之前先帝孜孜不倦地表示他霍庸信任,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类,其实都是在给自己儿子当昏君铺垫啊!

  ——看见没有,他(霍庸)已有了半数兵马,你再推一把,他就能上位了啊!你爹我那么信任他,他当上皇帝之后,就是为了表示感恩,应该也不会杀了你,这就是保命新君啊!

  这样话,再看剩下两个,原随景觉自己能从原主那废成渣脑袋之中找出这两个名字,应该也不是什么偶。

  感谢先帝英明神武,竟能够如此潜移默化,草蛇灰线。

  其他两位登上皇位机会也是半斤八两,一个是文人领袖一般金字招牌,另一个则是拥有广泛官员基础实干派,哪一个似乎离皇位都只差一个名正言顺机会。

  好啊,妙啊!

  “顾命大臣?”

  顾名思义,不会有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哪怕看起来雄壮些霍庸,也是个粗中有细,瞬间明白这是怎样权柄。

  “是啊,怎么样,你们是不是就此升官了?”

  原随景笑眯眯地,好像谁家来报喜讨赏小厮一样,天真让人不忍直视。

  三位大臣,贺潜植有几分清高傲气,中男人却还如翠竹一样潇洒俊逸,留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