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零一一章、陇西之行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正中间,还在每天晚上瞄一眼儿子的时候,都会用蹩脚的汉语和华雄扯两句闲话。

  那个待遇,不是和外甥王达相同,而是和自家儿子车儿相同。

  至少,他没有告诉王达,如何通过路上的痕迹,辨认出前方是否会有马贼;什么样地形的山谷里,有可能会藏着山贼等等。

  嗯,主要是华雄喜欢问这问那,而王达没有和他阿舅聊天的心情。

  或者说,这行十几号羌人的队伍,都对华雄很友善很照顾。

  他们虽然不识字、不懂什么礼仪,拿着麦饼啃的时候还经常抠着自己的大脚丫。但是他们能从相处中感受得到,这个和羌人没有血脉联系的汉家子,没有看不起羌人。

  没有将自己摆在,身为四百年无敌于世的汉人骄傲上。

  当然了,他们言行中流露的善意,对于华雄来说,就变成了心中的一句嘟囔:他娘的!老子这一个多月内,小命算是有保障了!

  对!

  华雄的刻意交好,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命。

  从汉阳郡到陇西郡,距离虽然不是很远,然而却不太平。或者说,一大半土地沦为羌人繁衍地的陇西郡,很不太平。

  那是奉信丛林法则的地方。

  同为参狼羌,各个部落内为了田亩和牧场大打出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更别说还有白狼羌、烧当羌掺杂在其中;钟存羌和氐人也时不时来溜达溜达。

  他如今虚岁才十三,就算身高将近七尺、天生猿臂,也弥补不了年齿尚小的劣势。

  至少夏育送的两石铁胎弓,他现在勉强拉个半圆;从来不敢离手的大刀,更没有狂妄到喊出什么“已经饥渴难耐”,不知死活的去找人血来献祭。

  没有自保能力之前,就要学会借势!

  既然这些日子,要依靠这些羌人来保护,那么,就应该让别人心里舒坦些。

  不然的话,万一有什么事,非亲非故的,谁又会帮忙一二呢?

  这里是西凉,没有“放之四海皆汝父母”狗屁逻辑的生长土壤!

  不过,作为后世的灵魂,华雄对羌人没有偏见和歧视,倒是真的。

  在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流域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

  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华夏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国语·晋语》有云:“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帝的部落在后来的战争中,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汉人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其他民族的先民。

  所以说,羌人和汉人,本质上都是称之为炎黄子孙。

  既然都是炎黄子孙,又何必分出什么羌人、氐人和汉人呢?

  为了自己的小命,现在也是不能分的嘛....

  咳咳!

  是都生而为人嘛,彼此善良也是应该的嘛,不是吗!

  带着这样的觉悟,华雄和旁边的羌人大汉乐呵呵的,拿着块麦饼啃得正香。

  坐在他旁边的羌人,约摸三十有余。

  裹着破破烂烂、污垢遍布的羊皮加麻布,一只手啃着麦饼,一只手在抠脚,时不时的还放在鼻子下嗅一嗅。

  嗯,真香!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