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约翰·塞纳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派的,此人负责陪同塞纳先生一路来到东台。

  塞纳先生大概四十几岁,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的正派,他的头发微微卷曲,身材微胖,穿着一身牧师的袍服。董书恒看到他时,他的眼睛含着微笑。

  “很高兴见到您,亲爱的塞纳先生。让您跑这么远来到东台,实在过意不去。”董书恒用汉语说道,他知道塞纳先生是会汉语的。

  “将军,您好,您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塞纳先生上前打招呼道。

  两个人亲切地握手。董书恒邀请塞纳先生落座。

  “塞纳先生,今天请您尝一尝我们地道的淮扬菜。”

  “非常感谢,我在上海吃的大多是浙菜,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光菜系就有这么多种,不得不说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是的,塞纳先生,不光是饮食文化,其他方面也是这样,中国毕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中间都没有间断过,这五千年来中国积累丰厚的文化。”

  “而且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先生你知道佛教吗?”

  塞纳点头示意。

  “佛教在两千年前传到中国,在中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演变出了不同的宗派,甚至于比在它的发源地还要兴旺发达。这说明中国文化不仅仅能够包容其他文化,而且能够滋养这种文化,让它在中国得到发展。”

  “将军,您说得真好,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传教总是没有进展呢?请恕我冒昧,这次过来见将军,我是带有私心的。我是一名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传教士,我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播主的教导,这次过来希望能够得到将军的帮助。”约翰不好意思地说道。

  “塞纳先生,问题就出在这里,你们想传教,来到中国后就直奔主题去传教,这样不可能为中国人接受,大家会以为你们的目的动机不纯,在中国如果你想传教,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不能把它说出来。”

  “而且塞纳先生应该知道,中国的官员大多数学习的都是儒学。”

  塞纳点头道:“恩,这个我知道,我还读过论语,里面很多内容都非常有哲理。”

  “那么,塞纳先生可能不知道,儒学在中国可不仅仅是一个学派,他就跟宗教差不多,我们叫他儒教。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很多儒教的内容,因此中国的读书人能够包容佛教的存在。我的话您听明白了吗?”

  约翰·塞纳睁大了眼睛震撼地看了看董书恒:“哦,将军,您太让我震惊了,原来您还是一位研究文化的学者。听了您的话,我的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我们以前做的都错了,怪不得几百年了,都没有人能够在中国传教成功。”

  “虽然我听懂了一些道理,但是先生您能够教教我如何做吗?如果您能够教我,我本人以及整个南方卫理公会都会向您表示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