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模块化建造技术!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章模块化建造技术!

  有趣的是,猜想经过严谨数学证明之后,便会成为定理,数不清的数学定理便是由一个个猜想推断而来,而这些数学定理则为其他科学猜想和假设奠定理论基础。

  比起一张看似华丽却代表不了什么的原始蓝图,经过严谨证明构建的余氏七塔数学模型,才更具备说服力。

  其他东西会骗人,唯独数学不会。

  一切,用数学来说话。

  周远接过记载余氏七塔数学模型的稿纸,看了一眼,顿时因上面密密麻麻的复杂数学公式搞得眼花缭乱,仔细读阅数秒,整个人默默将稿纸递向旁边的方玉——他放弃了。

  因为,他看不懂,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学业积累还不足以支撑他理解如此高端的东西。

  蓝图周远一眼就懂,然而,这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数学模型,不好意思,打扰了。

  emmm……

  周远忽然想起了当初余华讲课的场景,全班同学活生生看着余华把高中知识点,转变成高深莫测的东西。

  这就是大佬的力量吗?

  如果说之前周远心中还存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疑惑,那么,伴随着这个数学模型,所有的疑惑全部烟消云散。

  方玉随即放下原始蓝图,转而递向周远,而后拾起数学模型,面容沉稳而专注,一双眼眸仔细凝视整个数学模型,尽管数学模型很多知识点不懂,但数学水平优秀的她大致能够理解什么意思。

  学校里,余华数学100分,经过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学习,外加跟余华取经交流,她的小考数学成绩已经达到95分,位居全校第二。

  当然,分数代表不了什么,方玉清楚明白,余华之所以考100分,那是算学分数只有100分,她的95分看似耀眼,实际上什么都不是。

  数学模型包含化学反应式和余氏七塔的实际容积等等信息,想要看懂,并不是很难。

  “有些地方我不懂,不过,我第一次知道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工程技术问题。”一分多钟过后,方玉跟随数学模型的路线来到结尾,抬起头,双眸掠过一抹震撼之意,她不得不承认余华的逆天才华。

  不可思议!

  完全不可思议!

  技术研发居然还能这么搞?

  按照整个数学模型的思路,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余氏七塔硫酸日产量就能达到22吨级。

  此外,通过这个数学模型的背后,她又学到很多宝贵东西,而最大的收获,便是眼界和见识——以严谨的数学模型描述工程技术。

  “当然可以,这是计算科学的一部分,等你学了数学分析就能理解,理论上,数学可以描述自然的一切事物。”

  余华朝着方玉笑了笑,话语回归正题,详细讲解七塔装置当前情况和主要问题:“目前而言,七塔装置在技术层面没有缺陷,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