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7章 来自延城的信!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来自延城的信!

  淞沪的枪响震动大江南北,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辖三师六旅约五万人进攻上海之举,如同飓风般席卷全国。

  一时间,国人无不震惊!

  当震惊过去,紧随其后的便是……

  振奋!

  激动!

  以及内心那一抹微不足道的期待。

  能赢吗?

  不知道。

  但他们希望这场仗能赢,这次淞沪战役能够获得胜利,能带来几乎不可能的好消息。

  对于身处亡国灭种危机边缘已久的亿万国人而言,他们听到的坏消息真的太多太多,从当年八国联军进入北平,到1914年失去山东,再到九一八事变丢失东三省,中华一直在挨打,中华一直在坠向亡国的深渊,从未停歇。

  中华灭亡,这不是空谈,而是身处如今这个时代的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事实,不少国人对于中华的未来充满悲观,乃至绝望。

  为什么?

  因为日本太过强大,强大到足以令人窒息的程度。

  隔海相望的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拥有几近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生产航母、战列舰、驱逐舰、舰载机、陆基战机、坦克、包含大口径重炮在内的完整火炮体系,以及包括轻重机枪在内的轻武器体系,自主创新开发6.5毫米有坂子弹。

  这些仅是军事工业领域的实力,还没有涉及重工业领域。

  中华有什么?

  军事工业领域,能生产一些步枪和子弹,以及少量的迫击炮,如果加上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勉强能生产105毫米榴弹炮。

  造不了飞机,造不了坦克,造不了军舰,造不了航母,造不了任何能够超越日本的武器装备和工业品。

  重工业领域,最重要的钢铁年产量不及日本钢铁年产量的零头,其余诸如硫酸、硝酸、石油、乙烯、甲苯等工业原料的生产布局和规划几乎没有,产量低的可怜。

  这就是差距,中华与日本之间明面上的差距,如果谈到国际影响力、教育体系、综合科技潜力等等潜在内容,双方之间的差距甚至无法用‘天壤之别’形容。

  卢沟桥事变结束之后,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提出的三个月灭亡中华计划,对于国内有志之士而言只会觉得其狂妄,但对于底层民众和中层人士而言,这个计划却极为真实。

  当下,突然爆发的淞沪战役,对于无数被笼罩于亡国灭种危机边缘的国人来说如同一支强心剂,仿佛拨开万层乌云,透出一点空隙,让那一缕似缥缈却又耀眼的光芒,照进无数人心中。

  这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希望,令中华延续长存的希望。

  灭亡还是延续,用战争来选择。

  伴随着淞沪战役爆发,国人无不欢欣鼓舞,激动振奋,沿海地区民众可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协助抗战之举比比皆是。

  而与原来历史有所不同的是,本该现在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