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达摩渡江,何朝宗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动,目光炯然,双耳长圆下垂,赤脚立于一枝芦苇之上,周边还泛着浪花。底座与浪花结合自然,却又不失端庄。

  达摩的衣纹刻画得也很到位,线条简洁却又富于变化,流畅翻转,自然有力。

  仅仅从图片上看,也有种传神写意的感觉。

  余耀微微点头,最后又看了看款识。

  款识是落在背面下方的,是一个葫芦形的印章,里面三字小篆:

  何朝宗!

  “何朝宗?”余耀看了看谢治豪,“你这朋友够大方啊?这么一笔大买卖,就这么放手给你?”

  谢治豪的小眼睛闪了闪,“这话不能明着说啦。我很小心的,这不是还有你帮忙嘛!”

  余耀的意思,自然暗含你朋友不会是想做局坑你吧?

  朋友这个称呼,有时候是至交知己;有时候,却仅仅就是个称呼。

  谢治豪也是个明白人,含糊应了一句,意思是也不是没防备。

  不怪余耀这么想。这东西他没见实物,只看照片暂时不能定论,但何朝宗的白瓷佛像真品,随便拎一件出来,都有可能过千万。

  何朝宗生活在明代的嘉靖到万历年间,他的手艺是打小学的,他就生在德化。德化不仅有不少瓷窑,还有泥塑和木雕艺术的传承。

  何朝宗的瓷塑作品,正是吸收了泥塑和木雕艺术的特点,同时他熟悉瓷土特性,也掌握烧制瓷器的技术,完成了里程碑式的开创。

  何朝宗在年少学艺的时候,曾经跟着前辈为寺庙泥塑佛像,在这方面尤为擅长。所以,何朝宗的主要作品,就是白瓷佛像,其中达摩像和观音像最具代表性。

  可以说,德化窑在明代的大发展,何朝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将其称为华夏瓷塑佛像第一人,并不为过。

  他的白瓷佛像,不仅在雕塑上技艺超群,艺术性极高,而且“白”得独树一帜。

  首先,他选用瓷土非常讲究,用的是德化城关附近的一种土,名叫“观音崎”,还要经过多次淘洗和炼制甚至陈放腐化;同时,釉料调制和上釉也极为讲究,烧成之后,白中微微泛黄,类似“象牙白”。

  这种“白”,被海外称作“中国白”,自此之后成了德化窑的经典传承;虽然后世难以达到何朝宗的水准,但也算近似了。

  何朝宗,宗师的宗。

  “有一眼吧?”谢治豪见余耀看完,轻声问道。

  “只看照片,很多东西感受不到,肯定是不能定论。不过最起码从整体造型上,确实有一眼!”余耀顺势点了一支烟,“能有这样的东西,还不走大拍,想私下出手·····”

  谢治豪呵呵笑道,“走拍卖相对复杂。而且现在很多人走拍卖,其实是为了洗金啦。”

  余耀沉吟。

  “怎么样,小余兄弟,你帮我掌掌眼,佣金方面少不了啦。”

  “你还没告诉我货主是谁呢?”

  “这个当然得告诉你啦!可你还没答应我。”

  “我答应了你,万一这个人不方便见面,岂不是还得反悔?”

  “规矩我当然懂!我先告诉你,要是你认识,再看深浅啦,真觉得不行,那自然是不能去见面的。”

  这样的好东西,余耀当然也想亲眼一见,“行!你先说吧。”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