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7章 瓜形壶,无肉亦欢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痕迹来看,年份太浅了,四五十年的光景,这也算古玩?

  不过,紫砂壶这东西也不能纯看年份,这种年份,也可能会有大师的作品。比如声名遐迩的顾景舟大师,民国生人,九十年代去世,他的紫砂壶,千万以上的高价也不稀奇。

  这件紫砂壶标价三万,料想可能是现代名家。

  底款可以等到放倒再看,余耀迅速扫了第二件东西。

  这是一件大漆镶嵌螺钿的香盘。盘是方盘,大漆的底子,嵌了螺钿(主要是夜光贝)构成图案,图案是亭台楼阁。

  香盘是香器的一种。古代焚香,香器之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香炉,包含在炉瓶三事(香炉、香盒、箸瓶)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还手炉、薰球、香囊、香插等等,都算香器。

  香盘也叫香台,一般是焚香用的承盘,常用来承托香插;香插是插线香用的,香灰就会落到香盘里。

  这个香盘是明代的,明代大漆的东西相对也比较多。保存还不错,工艺也可以,价格也比行价低一些,买了肯定不亏。

  但余耀仍不打算出手。这不是一件精品,不值得收藏;而拿回去倒手的话,利太薄,且是冷门,喜欢的人不多,出手未必容易。

  杨锐看起来也不好这口儿,他也一直在盯着剩下的那一件东西。

  这是一件锡器。

  瓜形罐,高十厘米冒头儿,瓜蒂巧做盖钮,溜肩、束颈、鼓腹、平底,带着线条优美的瓜棱。

  锡的质地虽然偏软,但这么复杂优美的造型,也需要很高明的锻锡技术。

  罐身还环绕刻了小字: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行书,字体洒脱飘逸。

  这几句,是取自黄庭坚的词,咏茶的。那么,这个瓜形罐,应该就是一个茶叶罐。

  余耀看了之后,暗暗点头,这东西最晚也能到清中期,而且绝非一般工手,必是名家所为。

  此时,杨锐直接附耳对余耀说道,“这东西我很喜欢,但是也太贵了!”

  这件锡制瓜形罐,标价确实不低,五十万!

  即便是名家工手,也得看是谁,锡器不是古玩大项,清代大部分名家的锡壶锡罐,这个价儿就算到顶了。

  余耀扭头回应,“等会儿放倒,看看有无底款,若没有,我看就算了。要是有,我再附耳建议。”

  锡器因为质地偏软,便于制成各种形状,而且气密性好,无毒无味,所以被制成酒壶和茶叶罐的比较多。

  锡器的出现很早,但普及大致是从宋代开始的,明代是个大发展时期,开始出现制锡名家;清代变化发展更大,诗画刻印大量出现,承载了文人之风,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余耀刚对杨锐附耳说完,这个瓜形罐就被放倒了。

  真有底款。四字篆书印款,阴文。

  却又不像是作者名款,很怪:

  无肉亦欢。

  放倒之后,还会有个一分钟左右,老头儿才会宣布“开席”。

  杨锐不由眉头紧皱。这算是个什么落款儿啊?看着配合这是个茶叶罐,好像是在抒发爱茶的情绪。

  不仅杨锐眉头紧皱,围在瓜形罐附近,似乎同有兴趣的几个人,也都露出了犹疑的表情。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