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2章 唐画,半印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客气了,有什么不方便的?当时你带我去窜货场,对你来说,也未见得方便啊!”

  “你这话说得暖心。”沈重远笑了笑,“有幅画,想让你帮着掌掌眼。”

  “难道老爷子也拿不准?那我未必有没把握啊!”余耀适当谦虚了一下。

  沈歌喝了口水,轻哼了一声,“又开始装了。”

  沈重远假装没听到,接着说,“这不是一般的画。虽说无名无款,但我却感觉是一幅唐画,金碧山水。”

  “唐画?金碧山水?”余耀略略吃惊,剩下半句话咽在了肚子里:江州居然发现了唐代的金碧山水?

  以古画而论,目前公认的传世品当中,最早的就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画也是溥仪带出清宫,后又流落民间。最终,是大名鼎鼎的张伯驹通过变卖宅院和物品筹钱购得,最后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唐画虽不如隋画稀有,但传世品也是凤毛麟角。可以这么说,若是有人告诉你在市面上发现了唐画,先怀疑是赝品,基本没问题。

  至于金碧山水,圈外的人可能听得少。金碧山水,可以归到青绿山水的大类里。

  青绿山水知道的就多了,从隋唐到北宋,也很流行。所用的颜料主要是石青和石绿,不易变色脱色,再配合一些点缀,画面效果极佳。展子虔《游春图》,可以看做是青绿山水的开山之作。

  而金碧山水,虽然可以归为青绿山水,也用石青和石绿,但有鲜明的独特风格,因为会加上金、蓝二色,设色更加浓厚,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青绿山水在宋代之后,逐渐开始式微;但独特的金碧山水,却长盛不衰,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画家钟情。在很多上档次的大厅之中,也能看到金碧山水的画作。

  青绿山水从隋代开始出现,金碧山水却是从唐代开始出现。

  唐代的金碧山水,不要说名家,即便是一般画家的作品,流传至今,那也极有可能被炒到天价。

  “这只是我的感觉。”沈重远接口道,“一时也不敢相信,但却又心痒难耐。”

  “无名无款?也无收藏钤印?”余耀再问。

  其实,唐画无名无款很正常,当时还没有形成落款的传统,很多作品是不带款识的。不过,一幅唐画流传至今,过程当中,历朝历代留下收藏者的钤印,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特别是宫廷和皇帝的收藏用印。

  “有且仅有一处,押缝,宽边朱文半印,‘司印’两字。”沈重远道,“此印,我更是感觉不似作伪。”

  “司印”两字确实是一半,完整印章应该是“纪察司印”。

  纪察司,全名典礼纪察司,是明初内府诸司之一,其中一个职能就是掌管书籍书画。在一些传世名画上,也出现过这样的半印,比如董源《潇湘图》,戴嵩《斗牛图》,等等。

  之所以是半印,是因为一半盖在书画上,一半盖在书画薄上,以此存档。

  有纪察司的半印,说明曾被明内府收藏。

  只有纪察司的半印,如果是真品,这就说明,此画从明内府流出之后,基本上是沉寂在民间。

  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儿,能被明内府收藏的画,肯定差不了,结果后世却无有高手识得?无一加盖收藏钤印!

  “这画的货主?”余耀继而开口问道。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