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1章 云青花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伙子,你要真懂行,我说了你大体就应该有个数儿了,先想想行不行。”

  老大爷说话夹杂了浓重的当地口音,不过基本还能听懂。

  “我有数儿,您报价吧。”余耀又道。

  此时,那两口子纯粹当起了看客,一边看还一边交头接耳,脸上带了些好奇,但更多的是看笑话的神情。

  “四十万。”老大爷摊主伸出了四个手指。

  “高了。”余耀旋即放下玉壶春瓶起身,“这瓶子不值这个数儿。”

  摊主撇了撇豁牙的嘴,许是听出余耀是外地人的缘故,竟然直接说道,“我看你是看不懂吧?”

  “元代玉溪窑的精品青花,才值您说的这个数儿。这件,算不得精品。”

  此时,围观的两口子的表情一下子出现了变化,男子不由脱口而出,“原来是这样啊!”

  元青花,有广义概念,也有狭义概念。一般人只认狭义概念,就是用苏麻离青钴料烧出的至正型元青花。

  但是广义的元青花,范围就很大了。

  这其中,有一个之前没介绍的品种,就是“云青花”,主要产自玉溪民窑。

  元末,以苏麻离青为钴料的青花瓷器横空出世,成为瓷器史的标志性巅峰。但与此同时,在云南一些地方,也开采出了一种青花矿料,发色很好,有的甚至接近苏麻离青,附近的不少民窑就用这种矿料来烧制青花器。

  不过,当地开矿选料的水平有限,民窑对矿料的处理水平也有限,加上胎质粗糙,釉的工艺也相对落后,所以烧出的青花器,发色时好时坏,同时因为釉色不够白,也会影响青花发色。

  这就是元末明初的“云青花”。因为种种水平问题,正如余耀所说,价格一直上不去。

  元末明初的“云青花”,算是区域性产品,当时的流通性也不强,相关史料也不多;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云南出土了一处墓葬,发现了典型的青花器,此后才被逐渐认知。

  后来,到了明代成化时期,苏麻离青料已经断档,御窑厂所用的其他国产料的发色都无法与之媲美,也在找寻新的矿料。此时,在云南楚雄发现了一处新矿,开采出的新矿料,其实和元代玉溪窑所用的矿料是很接近的。

  挑选一些新矿料试烧之后,御窑厂的窑工发现这青料发色不错;从此之后,便开始接纳这种新矿料运送到御窑厂。

  这种新矿青花料,就被纪念性地称之为“朱明料”。

  满清灭明之后,“朱明料”又被改成了“珠明料”。

  此前的珠明料,因为当地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采矿和选矿技术有限,加上御窑厂对这种新矿料的使用也不怎么高明,使得一直没有什么惊艳的产品问世。

  一直到康熙时期,平定三番之后,御窑厂派专人到云南督矿,同时优化了提纯和处理工艺,反复研究,终于烧成了唯一能和苏麻离青一较高下的“翠毛蓝”!

  珠明料翠毛蓝,是康熙青花瓷发色最高级最典型的代表,在业界广受推崇。而它的前身,或者说渊源,就是玉溪窑“云青花”。

  余耀说完之后,老大爷摊主抬头看了看他,“既然你说高了,那就回口价吧。”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