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玉壶冰心,三友梅瓶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比较多的说法是康熙朝这个节点。不过,大面积流行起来,公认是在清晚期,特别是因为慈禧很喜欢翡翠,更是加快了流行速度。

  这时候,之前倒茶后退出客厅的阿福,双手拿着一件绿彩双龙纹的盘子又走了进来。

  他正要把盘子放在八仙桌上,瘸爷却一摆手,“小余是个高手!这东西入不了他的眼。嗯······今儿来了三个人,就去把那件三友梅瓶拿来吧!”

  阿福脸上露出惊讶之情,但还是点点头又退了出去。

  “趴着的不如站着的,谢谢老爷子抬举。”余耀接口道。

  瓷器之中,大体来说,趴着的是指盘碟碗这些;站着的,则是瓶尊罐之类。

  阿福再度拿过来的,是一件小巧的青花梅瓶。

  小圆口短脖,丰肩圆肚子,瘦底圈足,梅瓶造型确实很优美。而这个称呼,是明朝才有的,口小只能插梅枝,如此命名颇具诗意。

  不过,梅瓶这个造型,宋代就很流行了,当时主要是当酒瓶子用,叫做经瓶。

  梅瓶的形制,的确很适合当酒瓶子。但是当酒瓶子用,为什么会叫经瓶呢?

  这是因为宋代皇家有一种讲经制度,谈经论典之后,皇上要招待大家吃吃喝喝一番,用的就是这种造型的酒瓶子,由此得名经瓶。明代,这种瓶子的观赏性已经远远大于实用性,就又有了梅瓶这个名字。

  玩瓷器的,要是不知道梅瓶,那是要闹笑话的。因为梅瓶号称华夏第一瓷器造型,从宋代以来,但凡有点儿知名度的窑口,都烧制过梅瓶。

  “小余,上手看看?”瘸爷抬了抬手。

  余耀点点头,上前拿起了这件梅瓶,濮杰和老周也走上前一起看了起来。

  梅瓶的画片,是松竹梅岁寒三友。

  这件梅瓶,体量很小,但是画片中的老松修竹梅枝相互交叠,重合错落,苍劲与秀美并存,生动而又雅致。不看别的,光看这画工,就令人忍不住赞叹。

  瓶底也是青花款儿,双圈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造型上,无论整体还是细部,以及青花发色,也都堪称绝类。

  余耀不由暗抽一口冷气,这个瘸爷的手段难道真有这么神?

  雍正官窑,是最难仿制的官窑之一。首先是极为精细,再往深里说,那种小中见大的气韵,是很难仿得来的。

  这件三友梅瓶,余耀竟然找不出任何问题!不仅找不出问题,反而被艺术造诣给折服了。

  老周和濮杰更是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余耀轻轻将这件梅瓶放回到了八仙桌上,思忖着走回到椅子边坐下,默默点了一支烟。

  “怎么样?”瘸爷又啜了一口茶,似笑非笑地问道。

  余耀眉头一皱,忽而抬头,笑着说道,“瘸爷,您拿一件雍正官窑真品给我看,我可买不起啊!”

  “真品?你确定?”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哈哈哈哈,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瘸爷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这东西放到博物馆里,好认;放到鉴定会上,倒也能认;可要放到景子甸村,即便是一流高手,那也是太难认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