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七章 耀武 镇怖 判断 选择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战之后,不管是胜利的情绪还是失去战友的悲伤,都是需要宣泄。该章节由网提供在线阅读但这样的宣泄和表达应当是可控的。

  崇祯十五年腊月初六举行的这次英灵祭奠就是为这个考虑的,本来跟随袁文宏的书办也曾经给这位主簿建议,说是这等祭奠正是显出来咱们文人知礼的机会,这等大典,讲究个处处合乎礼节规矩。

  胶州营在这次的完胜之后,就算是原来最没有想法的人,也都是改变了自己的意愿,这年景不好,很有些文人士子加入胶州营的初衷就是为了求个温饱,让自己和家人在这乱世中不要饿死。

  可把几万鞑虏大军歼灭,这个完胜,可是说明了很多的东西,许多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来。

  目前胶州营和整个山东都是军事优先的体制,大明的文贵武贱的传统在山东正好是颠倒了过来,这可是让许多文人有些不满,而且迫切的需要在这个体系之中显现出自己的作用。

  此次的祭典按照大明的规矩,要是在朝廷,这就是礼部操办,要是在地方,就应该是名望大儒来主持,说白了,这应该是文人来主导安排的一个事情。

  胶州营的文士们需要这样一个事情来表现自己,并且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事务中,逐渐的取得这样的话语权。

  文人,除却少数的特例之外,这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局面不妙的时候,他们都是缩在后面鼠两端,不敢下决定,即便他们是拿着胶州营的俸禄和供养,但一旦局面成熟,有利可图的时候,这些人纷纷的跳了出来,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而且还要分最大的那一份。

  好在这袁文宏属于少数的特例,脑筋清醒的很,他对于这些人的要求一概是推拒,也不肯明确地表态。

  只是说了这么句好像是谶纬的话“大帅乃天上人,岂会做凡俗事,各位还是安于本分吧!”。话没有说的明白,但意思清楚的很,大帅行事有自己的规矩,我们不要自己去胡乱的参与,免得遭祸。

  等到祭奠举行,文士们虽然多有在心中讥刺,说是乱七八糟,不合体统,却也不得不承认。整个地英灵祭奠,的确是达到了他应该达到的效果,慷慨激昂。军官士兵都是为这一套深深的感动。

  有些脑筋灵活地不声不响地把这一切都是记在脑中。琢磨着今后可以有所借鉴。有些脑筋死硬地。已经开始腹诽这个不合礼法。没有规矩了。他们也不想想。李孟是如何对曲阜孔府。对圣人传承尚且如此。这圣人规矩。哪里还会遵守。

  灵牌被焚烧。那些用来祭奠地用品都是被投进了火中。实际上这个仪式地缅怀是一方面。斩杀逃兵。并且做出对阵亡士兵家属地抚恤承诺。这个才是最重要地另一方面。要知道。严明军法在下次战斗中不出现溃逃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