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困难重重_民国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求晒干他,甩干之后就进窑烧制了。

  独立团烧制砖使用柴当燃料,因为山上比比皆是何况还有一大批树枝在哪里,当砖烧好后,就用水冷却,这个加水的过程有好几次,主要看窑的大小,但里面冷却之后,一窑砖就烧好了。

  而瓦的烧制跟砖的流程差不多,民间常用来盖房子的是青瓦。

  青瓦是粘土烧制的,呈青灰色;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一是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二是用泥土烧成的瓦盆或瓦器;三是瓦特的简称。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等各种结构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适用坡度15-90度,适用温度-50c-70c。青瓦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近年来成为设计师极力推荐的产品之一。

  1.防止雨水渗漏至屋内。

  2.隔热,防止白天的太阳辐射热直接传至屋内。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可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空气间距。

  大瓦房冬暖夏凉,通气性好,在冬天捎上一堆篝火,不会吧家里搞得乌烟瘴气的,也不会发生楼房那种中毒事件,最主要是住着舒服。

  像砖瓦,王九龄这里都有人会做,就算人手不过可以去附近招会做之人,所以王九龄完全不担心。

  现在王九龄来说最苦难的还是水泥厂,因为这里没有一个人懂,也没有在水泥厂工作过。在盐边都没有用水泥盖房子的,所以这里根本没有水泥厂,如果没有水泥,那盖起来的房子坚固度就要大打折扣尤其是地基,攀枝花这里属于地震带,砖瓦房不坚固,倒塌可是会死人的,可不是茅草房能比。

  经过一番探讨,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怎么开办水泥厂,没人、没技术、没机器,发证是什么都没有。

  攀枝花要发展,没有水泥是不行的,这个时候王九龄想到了于汉,这家伙在外面混了这么久,对外面可定很了解。

  “王九龄让许三多把于汉叫了过来,王九龄也不客气说道:“于汉,你在这里呆了这么久,对这边比较熟,你去打听一下,建水泥厂需要什么,还有资金多少?”

  “是,团长,不过团长,据我所以办一个水泥厂需要一大批钱,这一千多人靠种地恐怕只能混个温饱,以团长的才敢不可能指挥窝在这里当土财主吧?”

  王九龄没想到连老实的于汉都看出来他的雄心壮志了,但是面色还是很平静的问于汉道:“那你有什么高见?”

  “高见到时没有,不过团长建水泥厂无非是为了盖房子,唔觉得暂时不需要盖那么好的房子,这里用砖瓦和石灰盖就行,水泥厂耗资很大,我觉得我们还是先用现有的钱做一下投资,看看能不能快速赚到钱,要不这里就算开了家水泥厂,估计也是赔本的买卖,到时候把钱花完了,我们估计没有翻身的一天了。”

  “你说的有道理,你先去忙吧,我仔细考虑一下!”

  说道赚钱我就想起了美国的“白银收购法案”,王九龄不懂金融,但是前世看过百度,上面写了“白银收购法案”对中国的危害,在美国佬的这次行动中,除了美国这个大赢家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那就是日本,记得好像是一块大洋倒卖的话,日本人会赚走三分之一,虽然我精灵已经不记得抗战的前三年,中国到底流失多少白银,不过中国没有钱抗日跟这次“白银收购法案”有着绝对的关系,得想想办法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

  虽然本书成绩不好,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的投鲜花,收藏,本书绝对不会太监,要是会太监,我早就把他太监了!本书预计完本字数一百万左右,当然要是哪天人品大爆发,阅读、收藏猛增,那至少也要写个一百五六十万的才行。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