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01章 一日令_丰碑杨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五天时间。

  这也是为何赵光义会在临时指挥所里骂人的缘故。

  人数最少的左军,一路势如破竹,右军运气好的简直就像是在捡地盘。

  被他寄予厚望的中军,却像是拖后腿的一样。

  赵光义焉能不怒。

  “传令给曹彬,告诉他,一日之内拿不下铜台关,朕不介意换一个中军统帅。”

  对于一个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皇帝而言,结果最重要。

  至于在过程中有多少艰辛和无奈,他不在乎。

  赵光义给曹彬下了一日令。

  杨七听到这个命令,微微皱了皱眉头,但他并没有说话。

  从战争的角度看,赵光义这个一日令,难免有些急功近利了一些。

  中军作为战场的中流砥柱,一定要稳,一稳再稳。

  它就像是定海神针,只要它不动摇,左右两翼的兵马不论胜败,都决定不了战场的大局。

  但是中军一旦急功近利了,那就难免会产生动摇,军力也会急速的消耗。

  长此以往下去,一旦中军被耗弱下去,大局就不稳妥了。

  ……

  赵光义的一日令,仅用的一天时间,就送到了曹彬手上。

  拿到赵光义的一日令,曹彬有些茫然,又有些无奈。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曹彬率领的大军,虽然还没达到十倍于敌的人数上。

  但是就战斗力而言,绝对在敌人的十倍之上。

  曹彬对付铜台关,采用的就是围而佯攻之的谋略。

  通过围困,给敌人施加压力,通过佯攻,不断的消磨敌人的斗志。

  并不是曹彬不能一举拿下铜台关,而是因为强攻的话,对兵力损耗极大。

  耗损兵力死磕铜台关,有点不划算。

  作为一个战场上的统帅,他更注重的是整个战场的大局。

  中军索要攻克的不只有一个铜台关。

  后面还有幽州、顺州等等地,以及最后古北口,正面抗衡辽国主力大军。

  从一开始,中军作战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攻城拔寨,而是不断的消耗辽国的主力大军,并且在最后的战场上,一举攻克辽国大军。

  在最开始的时候,占领辽国多少城池,那都是次要的。

  不能击溃辽国主力大军的话,占领再多的城池也是要还回去的。

  唯有击溃了辽国的主力大军,大宋才能轻轻松松的在燕云十六州上插旗,占地盘。

  这就是统帅和将军的区别。

  将军看到的只有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统帅看到的则是全局。

  很显然,赵光义不想要全局,他更喜欢在最开始的时候多占一些地盘。

  曹彬捏着赵光义的命令,后头望了一眼身后绵延数里的禁军大营,长叹了一口气。

  “左右都是你赵家的兵马,你真要这么折腾,我这个当臣子的,又有什么资格拒绝呢?战就战吧。真要动摇了大局,非我曹彬知罪……”

  低声感慨过后,曹彬转头吩咐他身后的曹家大郎,“去传令下去,集结大军,猛攻铜台关。日落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铜台关。”

  曹家大郎领命,下去传令给鼓手,擂鼓聚将。

  沉重的鼓点声响起,一个个禁军将士,穿戴着步人甲,齐齐的集合在校场上。

  丰碑杨门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