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六九章 中德联合军事演习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废铁度日,这个为清王朝造出了40多艘舰船,占国内总量七成,造出过国内第一艘钢甲巡洋舰的船厂濒临崩溃,原来的三千多优秀技术工人也开始自谋生路。

  但这次他们全回来了,好多人听说三都澳要造新马尾后,泪眼汪汪从祖国甚至南洋等地回来加入建设。新马尾的建造同样惊动了南洋华人圈,这些人开始还不相信,因为以前杨秋都喜欢把工业建设在扬子江上游的内地,直到开工后他们才相信南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又要回来了,所以很多在欧美留过洋的南洋技术人员也加入到这场建设洪流中来。

  虽然整个南中国的工业都被三都澳和新马尾卷动起来,但杨秋却依然保持冷静。厂建造不难,数百万美元砸下去总能砸出来,但工人却不是那么好培训的,马尾技术力量本来就不如江南,加之又白白耽误了七年,所以就算有最好的设备没个十年慢慢培训根本起不来。

  所以他各位重视技术和人才建设,除了留下了全部老马尾人和南洋技术人员外,将在这里福州和这里兴建四家技术学校,还直接踢走不懂技术的老官吏。在新掌门人的选择上,大胆启用了年仅28岁的第一批庚子赔款留学生,在麻省理工学院专学造船工程的贺懋庆(字勉吾),本来还有他的同学邢契莘,但邢契莘表示要在美国学完航空制造和舰船设计才能回国,为了不打搅他学习,只能让他一个人先肩负起来。

  贺懋庆知道自己年轻资历不足,和国外大型项目工程师更没有可比性,所以事实都格外认真,生怕耽误了国家建设大事,就连给杨秋一行介绍都格外详细。

  “鸡公山炮台位于航道中央,是东冲入海口的重要屏障,所以我格外加固了炮台强度,材料选择也都是美德法三国的产品。”贺懋庆留美多年,习惯用公制计算尺寸,指着炮台中央的深坑说道:“这就是公厘岸炮的座基,建好后基座上配有滑轨,由电动机驱动瞄准和转弯。这个炮台总计有两门公厘、两门24公厘岸炮和六门15公厘岸炮,还根据海军要求加了八门公厘炮座。目前三个炮台的基座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德国工程师说安装和调试岸炮大约还需要10个月,预计今年内海军就能入驻了。”

  虽然贺懋庆是总办,但三座炮台的设计师却是德国专家,严谨的德国人也不知道是想展示精良的建造技术还是拉拢杨秋,倒是把炮台设计的格外坚固,钢筋水泥掩体足有一米厚,让杨秋这个从未见过真正要塞的人也为之咋舌,暗想这玩意不知道能抵挡几英寸的炮弹直射。

  炮台终究是死物,再强大的要塞也会被攻破,所以能否建好三都澳并让这里成为真正地世界级军港还要看海军本身,所以在他看来这里的价值还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