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八章 大型重巡洋舰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国内机械制造才起步,民用方面只要不是太高级也只是产量和速度慢而已,咬咬牙能坚持,但要求更高的军用设备几乎还是空白点。但或许是这笔利润实在是太可观,最终杨秋还是说服了大家。回电两人可以签署协议。

  大概是太想得到武器,签署好协议的第二天尼古拉二世就派考察团带着300吨黄金搭乘火车前往远东。同时储备在北京的老爷货也迅速上车。抵达奉天后转中东铁路浩浩荡荡向俄国驶去。王正廷拿到现货的5000万美元全款后立刻联络德国容克财团,将早就瞄好的比利时13家工厂数千台机器设备运往奥匈帝国,其中只比瑞典和德国稍差些的软钢淬火和热处理设备更是第一批转道基辅,由那里中转踏上漫漫归途。

  得到沙皇嘉奖愈加得意的拉斯普京拿到50万美元回扣后,很干脆找人开具列车特别通行证,现在的俄国谁还敢得罪这位如日中天的大师先知?**透顶的官僚们在金钱和通行证前火车一路畅通。所以整个14年冬天的东线战区,都出现一边打仗一边火车你来我往忙碌的奇怪景象。

  剩下950万美元王正廷也没带回国,而是分发给包括陆征祥在内的几位驻欧洲外交官,交给他们用于公使馆翻新和招揽那些流离与战火的技术人员,而得到大笔拨款的外交官们几乎把钱都拿出来招揽人才,趁着冬季运设备的几个月一车一车往回送。根据很多年后民国政府解密档案显示,1914年冬至1915年3月这段时间内,数量最大的沙俄和奥匈两国就有一万余技术人员被招揽。

  这个数字和疯狂涌入美国的技术移民无法相比,但对于理工人才严重缺乏的〖中〗国工业来说实在是莫大帮助。

  但在俄国的巨大收获却解不开杨秋的心结,虽然开始时就想到可能无法一次性夺回台湾,但当部队高歌猛进后众人的思想也渐渐变化,但在伯纳德已经带出威胁语气要求共管五年后,他的心底还是很不舒服。所以国防部内一整天都气氛异常。

  “告诉岳鹏,我给他的重炮不是玩具!一天没签署协议,战争就一天不要停下!”办公室内,杨秋将东北战区请示是否要进攻普兰店的电报扔还给蔡公时,严厉的话语让他皱眉苦笑向外走去。但出门刚拐弯就见到宋子清和蔡锷陪着汉格尔并肩走来。蔡锷由于在青岛战役中太操劳,所以被调回南京休养。现在日军已经全部撤出山东,剩下的整顿和重建工作也非他擅长,所以暂由蔡济民接管山东。

  汉格尔见到蔡公时苦着脸,就知道里面那位肯定是在生气共管台湾的事情,站在他的立场上也能分明感觉到英国这一拳打中了要害。五年的缓冲期中,只要英国稍稍偏斜政策就足够帮助〖日〗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