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4章 宴席_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俄罗斯人把盐和面包,作为迎接客人的最重要的礼物,他们对于盐有着别样的情感。

  刨去其礼仪价值,自盐开始量产,以往长期执行的“每人每天五克盐”的政策直接终止,因为任何人都能吃到足够的盐。

  自下午开始,精制食盐开始用于鱼肉腌制,食盐最先供应鲶鱼村的工作,其次是铁匠村。至此,在没有谁会担心堆积如山的渔获,因不能迅速腌制而变质。

  树干间绑起许多麻绳,其上往往挂满了鱼。

  有的鱼被熏烤烘干后收拢至仓库继续挂着,还有一些则是纯粹的风干作业。

  根据跪地,集体农庄的捕捞所得,一部分交付部队,另一部分由村苏维埃自由分配。鱼是一种辅食,它不再居民粮食配给统计范围内。对于数以万计的普通人,他们拿着工厂精致的盐揉搓鲜美的鱼肉,熏烤加工之后,就放在自家门口。鱼肉干就是大家越冬的食物之一。

  除了鱼,农庄的各劳动小组还挖掘了一些野菜和蘑菇,野菜或是晒干或是腌制储配,蘑菇则切片后晒干。

  每户居民都有一些实物储备,当下纯粹的配给制并不存在,如果能通过发动平民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在远处的森林里找到食物储备起来,那么在最寒冷的时期,游击共和国的后勤压力,因为居民家里多少有些余粮而有所缓解。

  再说了,各家都有余粮都有踏实感,这种踏实感客观上大大稳定了民心。

  渔获大丰收,盐又开始量产,难道不该庆贺一下吗?

  为了庆祝全民铺张浪费不可取,倒是身居高位的那十多人聚在一起喝酒真是合情合理。

  夜里,杨明志给诸如耶夫洛夫和萨林奇金留了话:“我们应该庆祝一下我们的胜利成果。明日中午,二号食堂雅间一句。注意,酒不能喝多。”

  高兴的杨明志决定做一顿宴席以示庆贺。

  他不是专业的大厨,只不过是众多会做一些家常菜的人。固然这种经济适用男在未来的中国会越来越多,而在苏联,做饭之类的事依旧是苏联妇女的工作,它几乎是一项义务。

  不过论做饭而言,杨明志会的那些家常菜,于此也是曼妙珍馐。

  “长官,我很高兴我能暂时离开医院。可是我居然在食堂做厨娘……”

  “怎么?不高兴?听着,中午你要和我们一起吃饭。为了饭菜可口,你可要认真。”

  “但是您为什么选择我?贝茜卡明明也怀着孕,您也要求她做厨娘。”

  “目前也就你们两个我放心。娜塔莎,你切土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土豆切成丝后过水洗一遍,一定要将浑浊物质洗干净。”

  “遵命!司令同志。”

  为了准备这一餐,杨明志喊来两个厨娘,一个是自己的老婆,另一位就是娜塔莎。

  经过十天调理,娜塔莎的内伤基本康复,目前的身体状况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