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章 贾诩四策退诸侯,李儒献计弃洛阳(2/4)_三国:小乔,把你姐叫进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遣大将领兵驻于南阳、豫州之颍川、兖州之陈留、并州之上党。”

  贾诩刚说完,李儒便一声冷笑,道:“你将诸侯之地给予他人,他们焉能不用命来搏?”

  杀了董卓,夺回皇帝,他们便是功臣。

  失去的地盘,自然还会回来,甚至更多!

  “此言是也。”贾诩点头,道:“故要死守汜水关。”

  “若短时间破得汜水关,诸侯必齐心往洛阳而来。”

  “若破不得汜水关,他们定会退去,以救后院之火。彼时再派遣震于四处之将起而极击之,诸侯可破也!”“你怎知他们会全数退去!?”李儒怒哼道。

  “诸侯之中,确有真心为国之辈,但多数是逐利之犬。”贾诩摇头,道:“故冠军侯未至之前,他们消极以战,怕的便是损失自家利益。”

  “利益可逐则逐,若难逐当弃之。”

  自己的都保不住,哪有功夫去想更多的?

  贾诩的道理很朴实,也非常实用。

  董卓听了一拍大腿,道:“就依贾文和说的办!”

  贾诩知李儒不能容自己,担心为他所害,在董卓下令后又道:“南阳乃天下第一大郡,又在诸侯背部,极为紧要。”

  “张济之侄张绣年少而勇,可当此任,诩愿同行。”

  “若洛阳诸侯退去,诩则领兵伏于半路,若汜水关被破,诩则领兵而出,以击其后,策应太师。”

  董卓听了连连点头:“好!甚好!”

  董卓对于贾诩还是很满意的。

  时董卓召来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将,各给一万五千兵马,又给极多钱财,让他们到了地方自行招兵。

  在这个乱世,要百姓知道忠诚和大义得有个前提——吃饱肚子。

  肚子都填不饱,命都保不住,他们才不在乎做不做反贼!

  世族豪族坐大一方,良田财富基本上都为他们所用,平常百姓要活下去无比艰难。

  只要有钱,愿意给一口饭吃,他们就能给你卖命打仗!

  四人各领命令,着以本部人马,提兵出洛阳,分四道而出。

  李儒闻言匆匆而来,道:“贾诩何在?”

  “已随张济去了。”董卓道。

  李儒脸色大变,道:“太师!此人多谋,他若离去,必以自保为主,倘若将来洛阳真的有难,他只会坐观,绝不会支援。”

  “当速速召回!”

  董卓眉头一凝,道:“贾诩多谋,留于身边,确是好事。”

  当即派快马追去。

  张济得到消息,对贾诩抱拳道:“先生,太师让您回去洛阳。”

  贾诩摇头,道:“此李儒嫉我之言,太师为其蒙蔽,我若回洛阳,必死无疑。”

  “将军,军急如火,请速行之!”

  “这……”张济面露迟疑之色。

  “将军,南阳为天下富裕大郡,若至此地,城墙高铸,无论将来格局怎变,您都可立一地而称雄。”

  贾诩执其手,道:“贾诩送你一场造化,如何不珍惜呢?”

  张济方醒悟,道:“多谢先生!”

  两人本是同乡,平日里关系极好,张济亦知贾诩的本事。

  当即敷衍了董卓使者一番,领着兵马速去。

  消息回传,董卓惊疑不已。

  “贾诩见势危,故提前走脱,走将四人,反让我等力弱啊!”李儒哀叹,道:“太师可召其他三人,看他们归与不归。”

  结果如李儒所料,三人皆以军情要紧为由,如火而去。

  董卓惊怒交加:“贾诩误我,务当杀之,取回四路兵马!”

  “不可!”李儒摇头,道:“四路兵马并未反,太师顺利,他们依旧是您的人;太师若败,他们亦是自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诸侯就在汜水关前,当如何?”董卓问道。

  “焚洛阳,弃旧都,驱万民百官,掠京都之财,迁于长安,暂避锋芒!”

  李儒眼神一狠,道:“为防万一,当击破冠军侯府,拿了冠军侯家小,将来若是不济,可以此保命!”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