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竹编字画_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得难以想象。”

  听到他的话,一旁的刘艺菲赞同的点了点头:“创造力是人类相对于机械唯一的优势。”

  赵金麦耸了耸肩膀,笑道:“反正我觉得AI迟早有一天会取代人类。”

  “咱们估计是看不到那天了。”

  李逸笑道:“但为了晚一些被AI取代,咱们最好还是多发挥些创造力为好。”

  听着他们的对话,刘艺菲在一旁笑道:“咱们居然能从竹编聊到AI,也是没谁了。”

  说话间,工作人员已经帮他们办好了入住手续,将身份证和房卡送了过来。

  李逸接过房卡,冲工作人员吩咐:“麻烦你把酒店经理叫过来,我问点事儿。”

  很快,酒店经理就来到了近前,礼貌问:“先生,我有什么可以帮您?”

  李逸指着墙上的竹画,问:“这几幅竹编作品你们是从哪儿买的?”

  酒店经理看了眼竹画,就笑着解释:“这是耿月莘老师的作品,他是我们扬中竹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们老板很喜欢他的作品,就收藏了几幅,放到了酒店里。”

  说着,她就指着墙上的几幅作品,一一介绍:“这副兰亭集序,是我们老板花了15万收藏的,这副庐山图,花了60万,那副游春图,是40万。”

  听着她的介绍,赵金麦不由瞪大了眼睛:“这几幅就快一百万了?”

  “不算贵的。”

  酒店经理笑道:“这只是几幅尺幅偏小的作品,我们老板说,耿老师手里还有一些大作,就连他都买不起。”

  “妈呀!”

  赵金麦咋舌:“这些竹编画这么贵吗?应该也没那么难吧?”

  “挺难的。”

  李逸开口了,他指着竹画上的文字和山水画笔触墨痕,问:“你觉得这些竹画和书法是怎么做的?”

  赵金麦愣了下,才说道:“不就是编好竹纸,再画上去吗?就算竹丝细了点,但也没那么难编吧?”

  李逸摇了摇头,笑道:“要是像伱这么说,那这竹画就卖不上这么高的价钱了。”

  说着,他就点了下竹纸空白处,解释:“这么细密的竹丝编成的竹纸,已经是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和疏油性了,就算往上泼水,都未必会打湿。”

  “不会吧?”

  赵金麦有点不信:“这竹丝之间也有缝隙的啊!”

  李逸刚想开口,一旁的刘艺菲就说了句:“是因为水面张力吧?”

  “没错。”

  李逸笑着点了点头:“就算是滤网,只要目数够高,都能保证滴水不漏,更何况是这么细的竹丝纸呢?

  想要分出这么细的竹丝,就一定要用熟竹,要经过烤色处理,烤干青竹里的水分。

  竹丝里的水分被烤干后,它就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膜,水泼上去是留不住的,墨汁也是一样。

  所以,你刚才说,先把竹纸编好,然后再在上面写字作画,是不可能的,因为留不住墨汁,过不了多久,墨色就会脱落,很难保存太久。”

  赵金麦似懂非懂,随即不解问:“那这些字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李逸看着相框里的竹制字画,轻声解释:“是先对一部分竹丝染色,再通过特定的手法编织,一点一点编出来的。”

  “啊?”

  赵金麦吃了一惊:“编出来的?真的假的?我还以为用了什么特殊的墨汁。”

  “没有什么特殊的墨汁,就是纯粹的技艺。”

  李逸笑道:“用这种染色竹丝编出来的字画,只要能够保证防潮,最少都能保存上百年。”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