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商情商俱佳,但社会学一塌糊涂的韦孝宽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玉壁置勋州,并任命韦孝宽为勋州刺史。

  然后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要求两国彼此往来互通贸易。

  晋公宇文护认为两国相战已久,互不往来,而且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皆在北齐,此时北齐忽然派人来求交易,所以怀疑北齐别有用心,于是派司门下大夫尹公正到玉壁,与韦孝宽商讨对策。(因为韦孝宽总是主意最多)

  韦孝宽于是在郊外设置供帐,派尹公正接待使者,并谈及皇姑和宇文护母亲的事情,北齐使者对于此事很是和颜悦色。机敏的韦孝宽很容易就看出了北齐是真心想改善关系。

  投桃报李,当时有汾州胡人抢掠到关东人,韦孝宽便将其全部放还,并致书北齐,同意两国之间的交易,北齐也派人将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送回北周。

  他的柔性手腕奏效,让宇文护大为感激。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韦孝宽很快就因为社会学关系的缺失,大大的恶心了宇文护一把!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闰九月,韦孝宽进位柱国。

  当时,晋公宇文护欲东讨北齐,韦孝宽认为不可,并派遣长史辛道宪前去劝阻,但宇文护并未采纳。

  注意上述描述,这次出兵,就是著名的北周北齐邙山之战,高长恭五百勇士破阵,一战成名。宇文护二十万大军无功而返。

  然而,重点来了。这次出兵是从潼关啊!玉壁城是在汾水,跟他韦孝宽有个屁的关系!他和他麾下的大军窝在玉壁动都没动!

  周军出师后,果然不利(此战天下闻名,无需赘述)。韦孝宽把本来对他极有好感的宇文护恶心得不行,因为事后证明他韦孝宽的建言是对的,宇文护不听老人言,便吃亏在眼前了,换作是你,你觉得这个人烦不烦?

  你又不出征,在一边哔啊哔的烦不烦,最可气的还是都被这厮说中了。估计宇文护涵养还行,不然真要学袁绍砍了田丰。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

  如果你听韦孝宽的,那么别人会认为,韦孝宽真他喵的厉害啊,每言必中啊。

  如果你不听韦孝宽的,那么别人会认为,看吧,都是不听韦孝宽所言,才有此惨败的。

  试问当事人会作何感想?

  第二个例子:北齐北周宜阳之战

  孔城被攻陷,熊州刺史反叛,宜阳被围,这就是北齐北周宜阳之战。

  韦孝宽老毛病又犯了,写信给宇文护建言说,要在华谷和长秋筑城,以杜绝敌人的野心。

  这封信直接把宇文护惹毛了。

  宜阳和熊州在洛水以南,玉壁城在黄河以北,靠近汾水,相隔这么远的距离,关你韦孝宽X事!是你是老大还是我是老大?

  于是宇文护写了封回信直接骂街:你们韦家的子孙多,但也不过百人而已。你要修这两座城,难道派你们韦家的人去守么?这一百人也不够啊!没人你说个鸡儿说!你行你上啊!劳资手里没兵了!

  被拒绝以后,韦孝宽这厮就开始大放厥词了。他对自己手下说了应该筑城的事情。这还不算,韦孝宽画地形给手下人讲解,又把地形图送到宇文护那里,劝说宇文护依计行事。

  很显然,被恶心坏了的宇文护根本不采纳韦孝宽的建议,信送去如同石沉大海此事遂作罢。

  之后,北周因此吃了大亏,多亏宇文宪力挽狂澜,最后结局不算惨败。

  后面北周武帝要灭齐,韦孝宽又坐不住了,在玉壁给宇文邕上了“三策”,宇文邕雄才大略,心胸宽广,自然不会计较韦孝宽这点喜欢建言,老把自己当主公的毛病。从谏如流,最终灭齐。

  韦孝宽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他是在北周这边,如果在北齐,估计坟头草都好几丈高了。

  人无完人,韦孝宽这点也不能算是缺点,只能说做人有点闲不住吧。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