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地主崽3_性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日啖荔枝三百颗

  但从文学上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争论凤凰有没有味,什么味,是很无聊的。当然,很多年后,我听到有些东莞长安的文学人士,也提出来了什么文学有没有东莞长安味。不禁我哑然失笑。接着又是嗤之以鼻。天下处处,总是有那么些无聊至极的人。

  如果把文学,也搞成了一个非常狭小地方概念,那文学,还有什么味道?文学应该是没有县界,没有省界,没有国界的。那才是真正的文学。

  文学毕竟要有一定涵盖、凝聚和沉淀。在凤凰,出了个沈从文,绍兴出了个鲁迅,对他们文学研究,从来也没听说有谁提出来,沈从文的凤凰特色,鲁迅的绍兴特色。还有就是拉丁美洲文学,为什么会引起全世界瞩目。

  那个地方,虽然我没有去过,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没有人说,它有什么哥伦比亚特色;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也没有人说,什么阿根廷特色。但是我想,它们可能有一点拉丁美洲特色。为什么说只有?因为他们的写作语言,都不是地方文字,而是殖民的西班牙语。

  编辑部里更有人说,这个人是外地作者,不属于我们培养对象,我们应该大力培养自己凤凰本土作者。我还跟他们争执,这有什么了不起。培养一个外地作家,和培养一个本地作家,有什么大的关系。她以后成了名,还不是我们中国的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直到现在,还是仍然坚信,一个作家,是天生和奋斗出来的,不是靠什么培养出来的。培养出来的作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说不定,人还在这么小时,我们把她的文章发表出来了,以后,就会培养出来一个大作家。人家以后说不定,还会请我们,去南方吃吃荔枝。

  再说,当时我们都只知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可谁也没有见过荔枝,更没有吃过荔枝。看了你的那篇文章,真是让我有点想,何年何月,自己能够来到南方,吃吃这可爱的荔枝。

  当时谁也想不到,现在,会有这么多的人南下。想不到,现在我也会来了,也可以来荔枝树下,好好地吃吃荔枝了。更想不到的是,这个当时叫区国华的小作者,会是个今天坐在这里,漂亮潇洒的大姑娘。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真的要多编你几篇好文章。

  区国华听我讲完,眼睛眶子里,溢出来亮晶晶的泪珠。

  她声音有点哽咽的说:陈老师,今天我真的好高兴。这么小小一篇文章,我今天才总算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更加要感谢你了。哪天,一定请你到我家的荔枝树下,好好地,尝尝我亲手种的荔枝。

  接下来,区国华说自己当时的情况:

  她从小,就是一个活泼,但极不肯读书的女孩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