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长平之战_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系的重要据点。

  丢掉野王,韩国位于太行以北的上党郡与韩国首都新郑之间的联系被卡断,对韩国而言土地贫瘠、人口稀疏的上党郡是一块死地,于是韩国打算以土地换和平,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上党郡守冯亭反而把上党郡送给了赵国继续抗秦,从而引发了秦赵争夺上党的战争——长平之战。

  当时赵庭内部就是否接受上党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认为赵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占有上党“利莫大焉”,赞同接受;而平阳君赵豹则从秦赵两国国力出发,秦国综合国力远胜于赵国,坚决反对接受上党与秦国交恶。

  赵括则从********的角度分析,得出赵国必须接受上党的结论。

  因为秦国如果得到韩国上党郡,进而占据壶关,再东出太行第四陉滏口陉,便可以直接攻打赵国首都邯郸。

  正是基于此,上党对韩国来说是鸡肋,但对赵国确是生死攸关之地,秦国打韩国上党,表面是与韩交战,实际上是为下一步攻打赵国做准备。因此不管接受与否,赵秦之间必有一战,而接受上党,赵国可以争得主动权事先布防,做好应战准备,这才是明智之举。

  公元前262年,赵国名将廉颇率赵军接受上党,同时于长平一带布防,阻止秦军。廉颇选择在长平地区布防,是由于地缘条件决定的。

  其一,长平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诸多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该地区以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呈网状遍布全境,地下水丰富。

  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于战争,则山地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面有高于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丘陵于部队运动无大碍却可隐蔽行事;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食饮之虞。凡此等等,皆属极利于主军而不利客军者。

  其二,秦国无论是进攻上党抑或进攻邯郸,不外有两条山间战略孔道可走,即取乌岭、老马岭一线的西路也罢,取羊肠坂、天井关一线的南路也罢,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亦旁无选择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只要廉颇有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蹑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了。

  赵军由都城邯郸西上,逾“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再西行过壶口关,始入上党腹地,从此折西南行,沿八谏水,经八义村,过故关进入长平战区,再循小东仓河河谷,经金门镇至泫氏,然后分兵布防。

  泫氏位于丹河河床中央,丹河与小东仓河汇流处,地势相对低湿,地形开阔平衍。河两岸参差约有10千米开阔地,中虽多丘陵,却不阻滞运动,且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