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六章曾孝序赠书_寒门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茂传递什么小道消息,他想结交李茂。

  “今天蔡蕴的确有些出言不逊,我虽然愤怒,却没有说一句公道话,实在心中有愧,让贤弟见笑了。”

  不等曾孝序说完,李茂便摆摆手道:“曾兄客气了,还是我那几个兄弟脾气大,今天如果不是我在场,他们绝不会轻饶了蔡蕴,若不是怕影响我科举,蔡蕴今天恐怕就要身首异处了。”

  曾孝序笑了笑,便将手中两本书递给李茂。

  “这是我伯父生前专门替我整理的读书心得,一共有四本笔记,贤弟琢磨看看,或许能有所收获。”

  李茂顿时喜出望外,这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这种宝贵的手抄本,一般不会轻易示人,更何况自己和曾孝序有竞争关系。

  曾孝序还把读书心得借给自己研读,此人是个值得结交的人。

  曾孝序又和李茂说了两句便告辞离开,李茂连忙翻看曾孝序留下的笔记。

  看到笔记的作者,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是曾公亮的笔记,曾公亮乃是北宋名臣,配享廷庙,赐谥宣靖,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没想到曾孝序竟然是曾公亮的从子,正经的名门之后啊!

  发生在酒楼中的小冲突虽然在士子中间流传,但并没有引来过多的关注。

  随着考试临近,越来越多的士子涌入北宋陪都之一的南京应天府,也叫归德府,是京东西路的首府。

  在应天府城东有一座占地十亩的大宅,大宅主人叫做汪季涛,是应天府有名的大地主之一,他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京东西路右参议汪伯彦的弟弟。

  书房内,清瘦的汪季涛负手来回踱步,他长得十分瘦弱,好像一根竹竿没有几两肉。

  这些天汪季涛有点焦虑,他的小儿子汪元复今年准备参加解试,汪元复在应天书院只是外舍生,层次比较低,远不能和上舍生相比。

  如何让儿子考中举人甚至考中头名解元,就成了汪季涛一直在冥思苦想的心病。

  儿子肯定考不上举人,找人替考又找不到和儿子相貌相似的人,只能靠关系运作让儿子中举。

  汪季涛也曾经考虑过让自己哥哥出面,但这个想法被长子强烈反对。

  京东西路科考弊案还不足一年,这件事若传出去不仅会严重影响伯父的名声,官位也将岌岌可危,汪季涛不得不作罢。

  就在汪季涛焦虑不安之时,丫鬟在堂下禀报,“少爷回来了。”

  汪季涛回头看见长子走进院子,连忙摆手让丫鬟都退下去,他上前问道:“林提学怎么说?”

  汪季涛的长子叫做汪元直,年约二十七八岁,长得倒是颇为英俊,比他父亲稍微胖一点,而且十分精明能干,他刚刚去找了应天府提学林渊。

  林提学和汪家的关系好,他希望走汪伯彦路线使自己能平步青云,所以他一直很照顾汪家,这次汪季涛就想通过林渊让小儿子获得举人的功名。

  汪元直笑道:“父亲提出要求了,林提学怎么会不答应,他已承诺让元复中举,同时表态会尽力让元复折桂解元。”

  “只是尽力?这老小子看来也是墙头草,看着那边风硬啊!”

  汪季涛有点失望,不高兴道:“他为什么不承诺让元复直接成为解元?”

  “林提学说关键是主考官那里不好过,说这个主考官是出了名的难缠,弄不好会直接捅到监察御史和言官那里。”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