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九章 马踏飞燕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前面几种名称,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细致品味便不难发现——其中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最近有资深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无论从构词方式之严谨、还是切意之准确无一不符合汉代的特点,堪称迄今为止“马踏飞燕”这座著名的青铜雕最贴切的名字。武威铜马足下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

  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此外对此马,还有天马一说,持此说法的人认为,龙雀是风神,即飞廉,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东汉张衡的《东京赋》放入书架中有“铜雀蟠蜿,天马半汉”之句,是称皇宫内龙雀、天马两件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汉书#8226;礼乐志》放入书架中《西极天马之歌》放入书架曾记载,“天马”足踩浮云,身可腾空飞驰,奔马踏着飞燕,正是遨游空中的“天马”形象。

  关于这些说法,一直在辨论中被推翻,又重新立意,便不管如何,这种艺术的表达形容极具深意。

  现在,这尊仿东汉青铜像除了表面需要清理外,因为跌落在地上,马尾部分摔断,三只腾空马蹄内的铸范泥子掉了,马蹄是空的,十分不雅。马颈上还有一个小孔,用袁杰的话来说就是“惨不忍睹”。

  看骆天对这尊青铜像有兴趣,他立刻来了一个顺手推舟:“老大,这尊青铜像要怎么修复,还没有下定论呢,你来的正是时候。”

  骆天假装眉头一皱:“那我请你来是干什么的?”

  袁杰从来没有见到过骆天这个样子,当下吃了一惊,但是他马上就看到骆天的笑容,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首先,这个焊接鬃毛和马尾首先用铜锉把马头上的鬃毛和马尾断碴处锉新锉亮,锉出焊接坡口,其次将折断的鬃毛和断尾与原器上处理好的碴口对严,开始焊接。焊接工具是用焊古代青铜器的烙铁。用长铁钳夹着烙铁,烙刃朝上放在火炉里烧炼,待烙铁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夹出,先沾松香,再沾六成锡(俗名焊铜锡),烙铁刃已变为白色(行话叫‘杠烙铁’)。这时在鬃毛和马尾碴口缝隙处涂上熟盐酸,即可焊接(用生盐酸不行,容易把铜器咬黑)。焊接时先跳焊,断件与原器摆放合适后再焊牢,并用锉和刻刀将焊锡锉刻平,再用砂纸磨光。”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