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屯粮_我的红警我的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柏油路面,厢式货车不断往返,运输物资和人员。

  从远处看,地面上奔跑忙碌的人群,渺小得就像蝼蚁。

  他们不知辛苦地游荡在楼宇间,拼命的把食物往“巢穴”里搬。

  对此,有幸存者颇为乐观,因为庇护所并不克扣食物,只要你愿意出力,那就可以吃上饱饭。

  他们戏称自己是“拾荒者”。

  城市已荒废,一切的东西成为无主之物。

  作为幸存的人,把它们拿回家,做它们新的主人。

  也创造,新的家园。

  物资库里的东西,堆积如山,要知道……军队从未停止收集食物的行动。

  特意叮嘱聂远帆,让他在物资库里留出一个干燥的地方。

  等次年开春,最后的雪水化开,麦苗会获得一次猛长。待到五月底,天气初显炎热的季节,就可以收获第一批粮食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得找到城市里的储粮,来应对人口快速扩张所出现的一系列窘迫问题。

  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支撑,哪怕丧尸占去了极大一部分的比例,幸存下来的人,也依然剩有不少。

  来一个,先给吃饱饭,然后统计个人信息,根据专长能力组织分配。

  ……

  施工队里的人约分为四批,统一展开行动。

  砌垒围墙,房屋修缮及改造,以及军事设施的修建等等。

  每天都有新的成员加入,必须赶在更冷冽的寒流降临之前,把学校内部的生活设施打造完成。

  同时,一个固若金汤的庇护所,才算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军团庇护所从城市里诞生,防御型建筑的部署全部就地取材,楼房、围墙到处都是,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麻烦。

  只是,当所有进度一同推进后,看起来热火朝天。

  王徒却更是深刻觉得,庇护所欠缺人力。

  庇护所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作为支撑,仅有军事属性可不行。

  功能性队伍,应用于全方面建设,双手所掌握的本领,是人类最为擅长的创造型力量。

  而这恰好是思想单一的红警士兵不具备的。

  在王徒内心里,是想打造一个有血有肉的庞大组织,并非冰冷无情的战争机器。

  王徒再次回到庇护所的时候,身后跟着一支两百人的队伍。

  加上他们,军团规模正式达到一千。

  其中有三百七十多人,是晋升过星级的强化士兵。

  此时距离纪念广场的那场战争,已经是三天过去了,除了召集骨干人员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并没有其他事项发生。

  庇护所颁布了条条框框,在短时间内完善了许多细节。

  人们赶早爬起来劳作,填饱肚子,到岗位履职尽责。

  他们私底下咒骂上头的多事,却无法抗拒危机四伏的环境下,有个安全住所的诱惑。

  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学校经过马不停蹄的改造,已然面目全非。

  重要的位置堆积着沙袋,构建成牢固的防御工事,里面架着机枪。

  全副武装,表情始终冷漠的士兵游走于校园内,不留死角地巡逻。

  人的适应能力,往往与置身的环境有关。

  大多的人,刚来一两天,便懂得根据队长的分配去干活。

  至于新来的家伙,衣衫褴褛地被士兵带着,走在去报道的路上。

  一边用饥饿和好奇的目光,盯着沿途规整的战争设施。

  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心惊胆战地偷瞄着警戒线附近,那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几具尸体。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