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躁动的东宫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来,将好消息一并带来。”

  李承乾本是心情烦躁不安,正欲发作间,听闻好消息三字,心中陡然一窒。

  脸上的阴郁在下一刻被平和遮掩,提袖拱手回应。

  “诸位,找孤何事?这好消息,又是为何?”

  为首的清瘦人影阔步上前,脸上堆笑,凑了上来。

  “太子殿下,李闲在皇城郊外制造煤炉,此事已在皇城传的沸沸扬扬!”

  “多亏先前之时,没有招揽这等庸才前来,如若不然,恐怕咱东宫美誉都要受损了。”

  听罢此话,李承乾心中猛地一震,颇为惊诧。

  堪堪才提及李闲,怎的一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俊朗面庞上闪过一抹疑惑,李承乾凝起眉头,追问出声。

  “这是何故?”

  “煤炉能抵御寒冬,乃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怎么一瞬间被推至风口浪尖?”

  哈哈哈。

  众文士,率先笑出声来。

  清瘦文士捉起李承乾衣袖,拉直拐角处木桌坐下,笑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实则这煤炉不过是一场骗局罢了。”

  “李闲素有发明创举,此番不过是借助程府炒制茶叶一事,背地之中做些稀奇发明,为的便是坑上皇城之中那些富族豪门一些财帛而已。”

  说道之间,清瘦文士‘腾’的站起,手中比划圆圈,高低,给李承乾大致描绘了煤炉的外形,方才兴高采烈的坐了下来。

  “就这样的东西,太子殿下觉得,倘若烧原木薪柴,一个严冬会用上多少?”

  见李承乾手托下巴,并不言语,清瘦文士接着说道。

  “这边是李闲聪明之处!”

  “知晓倘若烧上薪柴定然不能骗上些富门大户,因而弄出些碗口大的石炭块,通以细长孔洞,说是什么蜂窝煤。”

  “哈哈,石炭就是石炭,变换个名字形状竟是想将这等散发毒烟之物,抛售出去,当真异想天开!”

  话音落下,身后有人插话道。

  “李闲先前能分离出毒盐,竟向外界传言自己能分离出毒烟,这等鬼话也不知晓有几人会相信。”

  “可不是嘛,就连长孙府邸最近也在皇城新张贴布告出来,言明私人作坊购置石炭,出了命案皆与长孙一府无关。”

  “李闲这次失策啊,被长孙府邸赚完钱帛,却发明出了些无关紧要的煤炉,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也听闻朝堂之上,不少朝臣也再次联名,只等李闲煤炉大卖之日,联名上书,状告李闲坑害子民!这次要有命案铁证,李闲哪里还能向先前那般撇清干系,逃出生天?”

  你一言我一语之中,李承乾震惊的心境转而沉静下来。

  里里外外看来,似乎李闲所造之物,还确实没有那般臆想之中神奇,转而有些谋财害命嫌疑。

  念及朝臣们的态度,李承乾原本不安心境此刻也豁然开朗起来,为寻求稳妥之间,招手唤过李震,轻语道。

  “去工坊附近谈谈,最好能找上吴王参与此事的铁证来。”

  有言道,树倒猢狲散。而李承乾要做的,便是要趁着猢狲散落之际,找出些证据来!

  搬下吴王算不上,倒是能让其在朝臣中父皇眼中将将位置,让自己这把储君宝座,坐的更稳一些。

  皇家无情,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这个道理早在李承乾看着父皇提着血淋淋的刀剑的一刻,便已然清楚。

  听着耳旁的嘈杂,李承乾咬咬牙关,父皇曾经的话语飘过脑海。

  只有掌握在手中的才算是命运,拿捏他人手中的便是命数。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