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这小子也能进朝堂?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另一个喜欢在朝堂惹是生非,还真是印证一句话。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也难怪一带明相房玄龄病逝后,这两儿子迅速将整个房府玩崩,斩的斩,贬的贬。

  李靖黑着个脸,一言不发,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李闲则是负手而立,面不改色,权当这些闲言碎语是穿耳之风。

  或许是父子俩的态度让这些贬低的朝臣倍感无趣,转而谈起了诗会。

  “房公子,此番诗会令弟文采斐然,引得陛下拍手称赞,贺喜贺喜。”

  “竟能引得陛下拍手叫好?厉害!房府果真书香门第,房公子京城第一的称谓名副其实。”

  “可不是嘛!比起沽名钓誉的某些人不知好上多少,听闻只会呼呼大睡,连作诗的勇气都没有。”

  “他那哪里是勇气,分明是连诗词如何做都全然摸不清楚。”

  哈哈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整个朝堂颇显嘈杂。

  “陛下驾到!”

  尖细悠长的声音自殿侧传出,迅速压下哄闹的朝堂。

  片刻后,龙行虎步的身影阔步出现殿首,大马金刀在龙椅落座。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闲随着众臣拱手揖礼,向着座椅上的人影行礼。

  李世民颜色肃然,却并未立刻回话,一双虎目穿梭人群。

  “李闲呢?”

  被贸然提及姓名,李闲颇感诧异。

  【这李二喊我干嘛?初次上朝就不能低调一些?】

  愣神之时,被身侧李靖手肘捣捣,在群臣惊诧的眼眸之中走上殿中。

  “微臣,见过陛下。”

  缓缓压下手掌,示意众臣落座,李世民指指台阶下殿中最前端,盈盈一笑。

  “李闲,上前来。”

  嘶~

  群臣垂头对视一眼,皆是一片惊诧。

  难不成李闲上朝,乃是陛下特许?

  这……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啊!

  李闲抬头望上李世民一眼,心中思绪翻腾。

  【李二,你搞什么?商讨国政乃是大事!】

  【你让我前来上朝也就罢了,还将我安置在重臣位置?是要让我难堪?】

  心声传到,李世民心中却是一乐,心道。

  “你小子未卜先知,妥妥的试金石,能透露一点便能让朕扭转乾坤,站那么靠后,倘若朕听不见,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你的大能?”想到这里,李世民已然合不拢住,微抬龙袖,压下朝堂私语。

  虎目扫视一圈,靠上椅背。

  “朝会例行,户部尚。”

  须发花白的老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手执写满小字的朝板,开始禀告。

  “陛下,如今已入盛夏,江南道一带粟米栽种地域比之往昔扩展三千余亩,长势喜人。预估七月下旬将喜获丰收,必然有所增产。”

  “北方河南道,河北道,关内道,春耕之时扩展良田五千余亩,此番尽数种下粟米,丰收不在话下。”

  “陇右道因地制宜,从东突厥引进马崽羊崽,将为戍边将士补充战马,增食肉类,许多不毛之地也被开垦出来,只待牧羊放马,改成西北沃土。”

  收下朝板,老臣面上欣喜,拱手道。

  “整个大唐欣欣向荣,国富民安,乃是陛下励精图治之功。”

  “老臣代农桑子民为我大唐陛下叩首谢恩。”

  粮食本就是安国之本,如今丰收之势大成,李世民朗声一笑。

  “丰收大喜,国泰民安,好,好!”

  李闲撇过一眼喜笑颜开的朝堂,暗暗摇头。

  【好什么好!居安思危也不懂!】

  【马上就要大难临头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