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青州垂危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方式正道。”

  低垂虎目微移,李世民望向殿中愁眉苦脸户部老臣。

  “粮草乃民安之本,户部大臣,扩充耕地一事,可有计策?”

  先前老臣听闻提及此事,愁苦脸盘上闪过一抹惶恐神色,垂下头颅,拱手禀告。

  “陛下。”

  “农具改制一事,司农寺正着手研制,目前进展尚小。”听到此处,李世民心头有些不悦。

  曾记得李闲说过什么曲辕犁,可改善农耕效率。

  可这堪堪过去两月竟是丝毫没有多少动静,上次的赏赐八百石难不成全都打了水漂?

  按压手掌下龙座扶手,李世民脸庞上挂起一抹愠怒神色。

  虽是李闲并未说道自己如何制造,但一个并未深入田间阡陌之人便能解决的问题,李世明有些怀疑,难不成司农寺那些能工巧匠,堂堂户部茫茫英才,竟是还不如一个少年?

  低沉话语伴随皇室威严,李世民眼眸之中浮起一抹厉色。

  “八百石!”

  “朕下拨户部八百石,可并非是为养活闲散之人,研制进度该调一调了!”

  “尸位素餐,不思本职人等该换一换。”

  声调不大,却让户部尚书战战兢兢,仓皇拱手,连连应承。

  “微臣遵旨,定在近期肃清户部闲散之职。”

  灾情之事悬而未决,整个朝堂皆因一句‘尸位素餐’变得格外凝重压抑。

  大唐盛世出现,着实不少朝臣有所松懈,此番算是敲了警钟。

  静谧朝堂中,长孙无忌阔步移出人群,走上大殿,躬身拱手。

  “陛下,梁国公所言,微臣颇有异议。”

  待看见龙座愠怒人影微微摆手,长孙无忌方才挺直身躯,缓缓道来。

  “青州子民,军民一心共抗洪涝,着实劳心费神。”

  “倘若朝堂调遣钦差,一来对青州地势形势了解不足,难免会走弯路。二来调派朝中大臣插手,倒是有些否认青州子民辛劳结果意味。”

  “依臣所见,青州大乱重在不良商贾肆意妄为。”

  说道此处,长孙无忌微微停顿片刻,再度开口。

  “盐,本来百味之首,本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之物,此番却成了稀有之物。其他物件尚可官府抑制,可这粗盐官衙如今受损,无法继续产出,最为致命。”

  “高于米粟数倍,更是有些浮夸,这等价格无疑随时可是整个青州陷入危局。”

  “当务之急,乃是全国搜罗制盐能人,能否将青州盐矿之地的毒盐转为可食用粗盐,方是正道。”

  青州之地,古往今来皆是产盐大州。

  所谓毒盐,乃是地质变迁,将一些风干粗盐埋藏地底,与稀有矿物质融和一体。

  初次寻得之时,不少官衙人员大喜过望,可毕竟当时条件有限无法分离出来,不少人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方才将其封存起来。

  唉~

  一声叹息从身侧发出。

  户部老者弓着身躯,花白银发连连摆动。

  “郑国公所言,户部实则早有招募,奈何这等大发横财的技艺,无人甘愿奉献。亦或这大唐境内无人知晓。”

  “难啊,难!”

  倘若说油面米粟,朝堂供给调度,尚且还能支撑数月。

  可倘若从其他各州调度粗盐,运输不便,加之午时天气燥热,损耗太大,着实有些棘手。

  案桌龙座的李世民,心中长叹出声。

  归根结底,青盐问题已然刻不容缓,大唐官盐并不盛行,制盐能人着实太过稀少。也不知晓那李闲,有何妙计。

  ps:各位书友们,本书首发,持续更新,伏笔已埋好,后面剧情将慢慢进入顶峰。

  为提高书籍质量,作者君特意新建一个聊天群,欢迎大家讨论后续剧情,以及主配角结局。聊天打屁,畅所欲言,作者君在群内恭候诸位。

  群号(110263217)

  欢迎诸位书友。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