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4章 我真的好想家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的兵士一辈子都滞留在了这里。

  日夜殷切期盼,但均是返乡无望。

  如今在这高句丽的境内,这个四旬多的汉子终于见到了中原来人。

  当即是哭的涕泪直流。

  “几位大人。”

  “当年我跟随隋朝大军来此之时,也不过这两位小将军的年纪。”

  “可如今却不想,已经年过四旬。”

  “在我走时,家中尚有老母。”

  “我的孩子还在娘子的腹中。”

  “如今这二十多年过去,我都不知道家里老母可还尚在?”“我那孩子是男是女?”

  “我那妻子,如今可还好?”

  说到伤心处,他竟然扑通一声跪向了中原的方向,伏首在地,嚎啕大哭。

  “娘啊,孩儿不孝……”

  “怕是不能给您养老,为您送终了。”

  “还有我那可怜的妻儿,为父为夫,日日夜夜,无不盼着能够返回家中。”

  “好能看望你们一眼……”

  看见他如此,王玄策和薛仁贵心生怜悯。

  而高季辅,则是对此人的体会更为深刻。

  同样的深深叹息一声。

  在半晌之后,在众人的劝慰下。

  这个人才终于止住了悲伤,哀叹着问道:

  “几位大人,以前的隋朝没了?”

  “现如今的唐朝不知道如何?”

  “还有我那老家,汝州,那里的百姓可还曾安好?”

  听着他的话,王玄策和薛仁贵等人尽皆沉默。

  当年三年旱灾,要属河南、汝州地带最为严重。

  料想这王胜的老母、妻儿,怕是结果也不会太好。

  但此时的高季辅,毕竟是要老练的多。

  对于这样一个惦念着家乡、妻儿老母的可怜人,又何必再告知他实情,打击他呢?

  于是便微笑着对他说道:“在十几年前,天下群雄并起。”

  “这隋朝就已经亡了。”

  “现如今的我大唐,皇帝乃是千古明君。”

  “朝廷的将领骁勇善战,文臣们忠心清廉,治国有方。”

  “就连大唐以北的突厥,都已经彻底被我大唐剿灭。”

  “还有整个辽西地域,以及辽东的门户怀远城,也都已经归属了我大唐所有。”

  “这一次我们到高句丽这边出使,可能谈的就是诸多的事宜。”

  “至于你们老家,也都一切安好。”

  “如今我们大唐也远胜于隋朝时,斗米三钱,百姓们也都能吃饱饭。”

  “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们这群滞留在高句丽的汉人,都有机会返回故乡。”

  “与自己的家人们团聚。”

  听着高季辅的话,这王胜的脸上是一边带着笑意,又同时一边流着泪。

  对着高季辅等人连连鞠躬,感谢。

  在第二天,可能也是王胜将这个消息带了回去,传播开来。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有使臣从中原来。

  于是乎,一大清早,在高季辅等人的居所外,就已经聚集起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这些人,跟王胜一样,都是隋朝时滞留在了这里的可怜人。

  当高季辅、王玄策等人打开院门,见到这群人之后。

  一位发须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的跪倒在了高季辅的身前。

  “几位大人,我叫郑九,宁州定安人。”

  “在大业年间,跟随大军就留在了此地。”

  “如今我已经是六旬年纪的人了。”

  “腿脚不便,也不指望着能活着再回故乡。”

  “现如今,我那两个儿子,也早都长大成人,都四旬年纪了。”

  “这一封信,是我托人写的。”

  “还劳烦大人您呐,帮我捎回去。”

  “告诉我那孩子们,我自己在这边一个人,挺好的。”

  “就算死了,也有好心的乡邻,同袍们帮着葬了。”

  “勿要挂念。”

  “这一点银钱,是我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

  “没有多少,也让他们不要嫌弃。”

  “唉……大人呐,我是真的好想家。”

  “哪怕是死了,再能看一眼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啊……”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