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 拦路虎丈二巨汉 出云龙八尺鸿儒_截教之火灵门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那越国国君姒无疆,亲帅大军逼近齐国疆界。

  张仪孟轲一行人持节而行,一路上遍观越军军容。

  越国是上古封国,自古以来久疏中原,所以风俗民风多随蛮夷。后来太伯、虞仲让位逃吴,也只能入境随俗文身断发。后来春秋之时吴越称霸,与中原列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民风也随之变化,开始通行礼乐。

  饶是如此,也只是在贵族之中有所改观,这越国之中依然实行的是部落聚合的形式,所以民风依旧没有完全开化。

  一路上走来,只见这越国将士虽然身着毛皮一副野人打扮的还有许多,行军扎营也不见太大的章法,但是胜在人人悍不畏死,一打起仗来个个奋勇争先。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这样的情况对齐国来说确实不算是一件好事。

  好在这些年越国也与中原各国有使节来往,认得使者的队伍,否则的话孟轲一行人早就被那些蛮人半路打劫了。

  马车缓缓行进至大营之外,站住了脚步。

  孟轲抬头观瞧,这一座大营与前面的不同。前面的大营层层叠叠,依照某种阵势把这大营护卫在其中,这座大营明显占地较大,且大营顶上用的翎毛也显得更为高贵,只怕这就是越王的主营了。

  “使者下车,入帐面见大王。”

  一位内官在大营门口高声唱到,这人打扮倒与中原各国相似,冠帽穿戴齐整端庄,符合周礼,显然是越王近臣。他唱罢之后,并没有太多言语,挺直身板候在一旁,不见恭敬之色也不见无礼之举,只是按部就班。

  见微而知著。

  由此孟轲可以断定,这越王也并非是粗鲁之人,甚至是知礼之人,否则身边的近臣不可能穿着如此讲究;这内官的面无表情,至少说明越国进犯齐国并非是什么匆忙之举,甚至是早有准备,且有所依仗,所以不必对齐国的使者假以颜色。

  张仪也是有能耐的人,否则淳于髡不可能让他来代表齐国出使,孟轲能想到的他也都考虑到了。

  众人下了车,张仪整了整衣冠,对那近臣言道:“烦请前面带路。”

  众人跟着使者的脚步,有条不紊地走入营帐。

  两旁列者越王最威武的武士,个个膀大腰圆,凶神恶煞。这些武士身上穿的是青铜盔甲,手持青铜大钺,战列齐整训练有素,魁梧的身躯背负着沉重的盔甲一站就是一整天也依然纹丝不动。

  真猛士也!

  这样的亲兵,即使是在齐国也不可多见。看来这一战,越王是势在必得了,事情可不好办了。

  张仪面色凝重,情况比想象的要糟糕,但纵横家作重要的就是随机应变,张仪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只等面见越王再见机行事。

  “来者止步!”

  一个巨人闪身拦在了张仪身前。

  这人身高一丈二尺有余,一身重甲,虎背熊腰宽头大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