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80章 明武六年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总参寺人员。苏则不多说,代表的自是元老一系的将领。而徐荣,则代表着原魏国一系的将领。

  倒不是自己想分的那么明白,而是在自己称帝之后,军方人员就纷纷开始寻找自己的派系。这种情况的出现,亦是必然,自己根本无法阻止。不过好在天下还没一统,益州派系的将领也在逐渐融入其中。

  静室内放置着一张巨大的沙盘,比起去年,上面又多了不少小零件。未来每一年,这张沙盘之上,就会多出些许物什,直到全天下的一山一水,一城一邑,都纳入其中为止。

  “严卿,各部的调动,都差不多完成了吧。”

  “回陛下,自河洛归来的大军,都已经抵达指定位置。第二骑兵军也进入河东,第十军也已进驻蓝田。”

  高诚点了点头,言道:“嗯好,调查司那边可否查出来赵军到底什么时候南下?”

  “陛下,赵国君臣也还未定下来,奉孝也没办法确定赵军具体南下的时间。不过,最大的可能便是今岁春耕过后,或是秋收过后这两个节点。”

  贾诩说道。

  旁边的徐荣,也开口言道:“最大的可能应该还是秋收之后。去岁赵国北退鲜卑辽国,南取洛阳,来回调动的兵马不下二十万,民夫征调更多。虽说冀州富庶,但应该会等待几个月,在秋收后再南下。如此,成算也更大一些。”

  “还有一种可能,趁着春耕完毕,征召民夫聚集粮秣,在秋收前南下,然后就食中原!”

  苏则亦言道。

  贾诩眼前一亮,看了眼苏则,后礼向高诚,说道:“征西之言,不是没有可能。国朝大军以王师自居,故而自改制之后,便再无就食于敌的行为。但赵国就未必了.....”

  “怎么样?”

  高诚也是扬着嘴角,看向严颜和徐荣,笑言道:“若是朕,也当以此法行之。大战一开,赵军锋锐正盛。曹操即便是有万千谋划,也会选择避其锋芒。如此,赵兵就食于中原,必能大大缓解后方粮秣输运的压力。”

  “就食于敌,确实是良策。不过,袁绍会如此不顾及中原百姓的民心?”

  “文良,再怎么顾及民心,也要先打下来再说。地盘还未到自己手上,何必替别人考虑民心?”

  “.......”

  “若依文师之言,赵兵在秋收前南下,那就是八九月份,正值盛夏。吾等现在也得开始准备粮秣以及冬衣了,免得到了时候有所缺乏。”

  “严卿放心,这事朕已经叮嘱阎相了。现在,朕只问一句,兵力够不够国朝完成战略目的。现在吾军的驻防,并没有刻意隐瞒,赵国想必也能发现不少端倪,免得到时候出了差池,皆无所得。”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要是征兵的话,那就一口气扩大五个军的兵力,来保证此战的必胜。战后,或可转为守备军,驻守地方。”

  贾诩一语惊人。

  但高诚已经习惯了,自打年前将战略计划商定的差不多的时候,这老家伙就一口气要五个军的编制。

  那可是八万人啊!

  多了八万军队,后方需要的民夫,起码得增加十五六万。一来一去,那就二十五万左右的劳动力用来作战。

  再加上原定计划内出动的十个军,以及所需要的五十万民夫。

  为了这场仗,国朝要动用百万兵民!

  到时候,不只是褒斜道的修建要停,其余地方服徭役的人,也都要加入到后方民夫中,给前线大军运粮。

  基本上,整个国家的人,都在为这次战争服务了。

  而自己,也将宝全压在上面了。

  这个赌博,太冒险了。

  “不行!最多两个军,再多民夫够不够用不说,粮草肯定不够!”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