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4章 国灭国起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备先热热手。

  结果,突然传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淋了一盆凉水,从头到脚,狠狠的清醒了一下。于是,再次压下心中的欲火,静待自家大王之命。

  毕竟,袁绍灭了公孙瓒,再无后顾之忧。南下中原,随时可行。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周、楚二国,便是高诚与袁术,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战争的利弊。

  局势瞬息万变,使得高诚在河东再也坐不下了,立即赶回长安,坐镇国都,以慑宵小。

  随后,遣使往汉中、益州、荆州,引以强援。不求大败楚军,只要能够颇是袁术退兵即可。

  这场大战要是打起来,刚刚吞并燕国的袁绍,隔岸观火。待到两国疲软,袁军修整完毕。骤时,携灭国之威,奋三军恢宏,不可挡也!

  大周还好,毕竟有着函谷关和箕关,大不了就丢了河南尹,继续窝在关中积蓄实力。可楚国就不行了,坦坦平原,毫无险关,只能凭淮河而守,面对袁绍的压力更大。

  所以,只要汉中、荆州出兵,袁术绝不敢一博生死。

  使者发出后,高诚便望眼冀州,静静观察着天下局势。

  前一个声势大震的王允,锐气已经失了。现在袁绍声势大震之下,不晓得何时才会失了锐气。

  话说,这曹孟德也该快与袁绍决裂了吧。否则,曹孟德要是一心跟着袁绍,那袁绍这实力也未免太过恐怖了。

  同是四州之地,但兖州可比并州好上太多了。因为占据兖州,便再无大河天险,袁军随时可以南下豫州、徐州。只要兵力足备,粮草充沛,袁绍可以一口气打到两淮甚至长江。

  啧啧,没了曹老板,袁术能实现官渡之战的翻版?

  若是袁术也败在袁绍手上,那自己就只能拼尽全力去图巴蜀,而后不知相持至几何?

  袁绍也没放过覆灭燕国所带来的大势以及威望,将早早迎回至邺城的汉天子刘辩拿了出来,扶正朝廷。

  天子刘辩面制临朝,亲诏命袁绍为大将军、假节钺、邺侯、都督冀幽青兖四州军事、冀州牧。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又诏以名士陈逸为司徒,大儒郑玄为司空,朱儁为太尉。其余九卿,多为效忠袁绍之人。

  四州袁绍自领冀州牧,以曹操为兖州牧,以臧洪为青州牧,以李宣为幽州牧。

  余者幕僚从属,皆于庙堂之间任职。军中将校,悉数处于袁氏门生故吏。

  汉天子刘辩在辗转三次后,仍旧未逃脱被人掌控的命运。甚至,这一次处于袁绍的鼎鼎盛威之下,更无力抗衡。

  三日后,诏以袁绍为赵公,加九锡,录尚书事。

  又三日,再诏赵公进王爵,以冀州中山、赵、渤海、河间、安平、巨鹿、魏、清河、常山九郡国,幽州广阳、涿二郡,青州平原,十二郡国益其国。许赵国置百官,文武制度一如朝廷。

  短短不到半月的时间,袁绍便完成了称王的所有步骤。

  十一月初,立宗庙、社稷,赵国立。

  自此,赵王绍执大将军之权,行尚书之事。领四州之地,仗数十万河北精壮,名将良谋,威凌庙堂。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