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扶贫之策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赵桓又道:“赵爱卿今日所说的那件事,朕会让人去处理,这四策中对乡村下户和坊郭下五等户的借钱政策还需商酌,朕以为,乡村下户和坊郭下五等户要借贷大宋银行的钱也不是不可以,需要在由朝廷兴建的纺织厂、艺造局等地方工作至少五年以上,掌握了些许手艺,取得了朝廷对其的认可文书,凭着文书可以向大宋银行借贷部分钱财,以做其商贸钱资。”

  “另外,严查民间高利贷者!”

  赵鼎道:“陛下圣明,如此这般,风险依旧在可控之内,又能鼓励更多人兴百工之事。”

  赵桓又道:“此事本是朕交给唐恪,让他在民间给朕先扶持一批民间商人的,便由唐爱卿来去办理,朝廷每年多少名额,你与徐爱卿去计较,他是要完成朕给他的任务的,五等下户的收入,他会据此与你商定名额数。”

  唐恪心中叫苦:“臣遵旨!”

  赵桓心里乐着,就让徐处仁和唐恪去掐吧,掐一个结果出来给朕就行。

  如此《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便由赵鼎回去重做修改再议,几位大臣刚走。

  赵桓便将刘彦宗叫来。

  刘彦宗前一段时间在东京城的日子过得非常舒服。

  为什么?

  因为皇帝不在啊,没有人找他。

  于是他趁着这个空档,每日去和小姑娘们谈人生谈理想。

  当他得知皇帝回来的消息,便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所以,他已经把他的刀重新磨了一下,又开始准备帮皇帝去砍人。

  “臣参见天子。”

  “刘爱卿,朕最近睡不着觉。”

  刘彦宗道:“臣愿为天子分忧,万死不辞。”

  “不需要你死,只需要你办件事,让朕好好睡一觉。”

  “请天子示下。”

  “去帮石子明好好肃整那些脑子有坑的高贵读书人。”

  刘彦宗心如闪电,必然又有人作死传到皇帝耳边里来了。

  这是自己下去了要好好打听打听,看东京城最近有没有哪个觉得自己读圣贤书读多了,脑子又开始抽了。

  这事在大宋国太普遍了,这大宋国重文一百多年。

  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奇葩言论受到全国病态追捧,也足见大宋的文人们有多自恋!

  眼下皇帝要兴百家之学,才重用了石子明。

  又在京畿路大肆推广授业之学。

  但怕是现在又有人出来跳了,又有人在嚣张地叫喊皇帝你刀子锋不锋利了,来砍我一刀试试!

  刘彦宗道:“陛下放心,臣能在三个月之内,肃整东京城的学术风气。”

  刘彦宗告退后,连夜回去。

  刘彦宗跑到皇城司去询问,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天在城东的书馆发生一件小事,据说当时赵鼎还路过驻足。

  从皇城司离开,刘彦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那个张沅真是他娘的找死。

  仗着自己老爹是个殿中丞,就他娘的在天子脚下装逼。

  现在朝廷正是要普及教学的关键时候,总有些蠢货是活得不耐烦了。

  按照天子的脾气,那个张沅该死了,天子一定会认为他活着太他妈浪费大宋宝贵的空气了。

  但当众欺压平民百姓,还罪不至死。

  栽赃、陷害、设局、肃清这种事,刘彦宗、秦桧、谢大海等人都是好手,而且手段了得。

  就说这张沅在城东书馆一事,皇城司的人,连宵夜都没来得及吃,收到何礼明的命令,便快马向殿中丞张宏的府邸赶去。

  且说这殿中丞是何官职?

  并非政事堂,也不属于枢密院,更不属于司法、翰林等院,而是皇帝直接管的。

  虽说只是从五品,比知府还要小了一品,但皇帝近臣,负责皇帝的衣着服饰,平日里见天子的机会多了去了。

  但那又如何,这天未亮,张府的大门就被人用力踹开。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