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21章:追加吉野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源的层次上,昊菁皇帝就认为是需要的,而且还会鼎力支持!

  很显然,假设中东有这样一个土豪国的话,那么南美也应该有一个,遥相呼应才对!

  再说昊菁皇帝也得给自己建造的一堆吉野,在变成二手舰之后,找个买得起它们的下家嘛!

  等二十之后,第一批吉野的舰龄已经达到三四十年,昊菁皇帝就可以对其清仓大甩卖了……

  一艘一千万银币,三十艘二手吉野还能套现三亿银币呢!

  哪怕全都不是现金,是现货也是完全可以接受滴!

  打五折套现之后的钱,还可以用来同时开工四艘“国王”级战列舰!

  用一堆姥爷级别的吉野换四艘崭新的国王,这绝对是真香PlusMax级别的换购!

  让昊菁皇帝高兴的话,说不定还能免费送给下家一艘二手定远,岂不是皆大欢喜?

  眼下一次追加开工建造二十艘吉野有问题么?

  反正在资金方面是没问题的,户部钱不够用,昊菁皇帝可以提供足额贷款用来造舰。

  二十艘吉野总造价不过八千万银币,集中采购原材料与武器的话,还能降低到七千五百万左右。

  由于原材料与人工费的上涨,往后战舰的造价只能越来越高,还不如眼下将建造同一型号的战舰所需都东西都置办齐备了。

  一次掏出八千万银币,对于身价超过十亿的昊菁皇帝来说并不是太吃力。

  户部尚欠自己一亿多银币,加上这次,总额接近两亿银币。

  鉴于新印加帝国境内的矿场的开采量将大幅度上涨,同时会让朝廷岁入增加不少,廷议自然也就同意了这笔数目不菲的贷款。

  在追加造舰计划里,将会建造四批吉野,总数八十艘,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预计耗资总额将在三亿五千万到三亿八千万银币之间。

  而在一七二零年之后,这八十艘吉野将被逐步淘汰掉。

  预计通过出售,能够套现六亿银币以上,等于整个服役期,朝廷都没为战舰花一个银币。

  掏的钱只是用来维持日常维修、补给和水兵的薪水而已。

  但在套现之后也能充抵全部支付金额了,看起来是无比划算的事情。

  没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因为现在最先服役的致远已经开始走上柜台了。

  吉野无非是晚四十年再走这个流程而已,眼下二手致远的外销就证明这个套路是成功且可以复制的。

  揭暄在上岁数之后,就不再率舰队进行远征了。

  现就任海军大臣兼军机大臣,官居正一品,每周按时参加朝会。

  有了这货,兵部就无需因为专业内容而与互补扯皮了。

  揭暄能帮助兵部尚书向户部尚书解释怎么造舰才能最划算的同时,还能尽快回本!

  与此前不同的是,大臣们多半喜欢吨位大,看起来无比雄壮的主力舰。

  巴不得建造数量更多的俾斯麦与定远,对吉野及以下的中小型铁甲舰并不那么上心。

  这主要得益于此前某位皇帝向臣子们灌输了“大舰巨炮才是王道”的教化内容……

  几乎每年、每季、每个月,昊菁皇帝都能看到有臣子在奏疏里提议追加建造主力舰的内容。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知最高机密。

  相反,对户部岁入、造舰计划、造船厂进度、科学院研发水准都一清二楚之人,整个大明都不超过五个人。

  这不是菜市场卖白菜,看这个品种好,就直接给我来二十颗!

  追加吉野的原因很简单,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情况下,主力舰队不可能经常出动。

  往外跑一次,就会耗费至少几十万银币。

  进行远征的话,那就上百万银币起步了。

  留守本土的舰队每年的任务就是完成若干次演习,仅此而已。

  在大明舰队的重拳打击之下,现在连海盗都销声匿迹了。

  没有主要敌人的话,用吉野作为巡逻舰队的主力舰的成本上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小国的舰队是打不过吉野带着几艘来远和致远的,大国都是大明的盟友,根本不敢主动找事。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