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分期付款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幸好距离很近,不是千里之遥的迁都,不然大家会更加辛苦。

  吴甡不清楚太子所谓的贷款需要的银子从何而来,但既然太子开了金口,就一定会有所准备。

  这么一大笔钱,想让户部出的话,李侍问绝技不会同意,所以只能由太子来出,或许真是用紫金债券来为百官贷款。

  “臣附议首辅、次辅之见解,京城不必他地,即便拿出千两银子,也难觅一处上等宅院。百官不乏家境窘迫之人,若搬至新城,抑或居无定所,必损朝廷颜面。殿下以贷款相助百官,可谓雪中送炭,乃是臣子之福祉也。”

  在次辅之后,礼部尚书冯铨便成为了第三个贷款支持者,作为首辅的头号跟班,只要薛国观表态,他就会跟着表态,如果其间次辅开口,那他就等会儿再发言。

  能当上尚书,冯铨除了给薛国观送银子之外,也是有点能耐的,与洪承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却稳压薛国观一筹,只不过家里没有一个胸围曝棚的女儿……

  冯铨很识趣地没说京城房价高起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因为这是大明的都城,是天子脚下,若是吐露出来,必定会让太子愠怒。

  所以直接就将内容扯到了清官上面,冯铨是不会自证清白的,但朝里确有不少为官清廉的同僚。

  譬如吴甡、堵胤锡、李侍问等人,这都是一家老小要靠他们赚得那点月俸过活的人。

  没有太子祭出的贷款先行接济一下的话,即使是次辅,也难以承受搬迁的巨额开销。

  而且在太子大力整饬官场蛀虫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蛀虫已经十不存一了。

  冯铨就是那一小撮里面的一只,但也不敢一掷千金地购置豪宅了。

  不然太子问题你这几千两银子是从何而来,那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当下不论是大量的清官还是一撮蛀虫,都会将贷款视为搬迁新城的唯一办法。

  只是会根据自己兜里银子的多寡程度,来签订年限不等的贷款协议。

  冯铨的言论得到了很多同僚的认同,即使不屑与其往来的官员,也觉得贷款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想住进新城,一次又拿不出上千两的银子,即便是变卖了原来的宅院,只怕还有一定的资金缺口,所以贷款就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户部尚书李侍问倒是基本认同这个办法,但他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银子是怎么来的:“殿下,臣不知贷款所需银两从何而来?”

  让户部出钱?

  很抱歉!

  户部貌似没有为百官贷款的义务,哪怕年息有百分之五也不行。

  再说给百官贷款买房,哪有直接买卖良田赚钱啊?

  前番户部已经吃进了京城周边的大片良田,还没脱手呢,暂时没法给百官服务。

  就算李侍问自己都无法全款购房,他也不会同意用太仓的银子给大家谋福利。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