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5章:借钱生意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一年干一次,然后就是带着银子和好东西回家休息,这好事上哪找去?

  郑氏的舰队在里面便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可以用舰队运兵、运粮、运商品。

  往来穿梭,风里雨里,危险倒是常有,但其中赚取的差价可是不下一倍。

  在京城千奇百货商店里售卖的一盏新式油灯,莫说运到倭国,只是运抵南方,便会被一抢而空,哪怕售价是原先的三四倍!

  如此大的利润,郑老屁会无动于衷么?

  肯定不会!

  因为连郑芝豹走的时候,船队都装满了琳琅满足的各式商品。

  某太子没给郑氏运费,原因就在于返程的时候可以从京城这里带货。

  只要运抵南方,其中的部分差价就足以抵偿北上堪察加半岛的成本了。

  剩下的部分自然是净赚,而且跑一趟就能净至少赚十几万两之多。

  要是将船队规模扩大数倍,一年跑两次,这其中的利润就可想而知了……

  从京城运货到北地诸多藩国,再把北地的特产运回来,郑氏能赚一次差价。

  从京城返航福建老家,将新式商品运抵南方,郑氏还能赚一次差价。

  郑老屁真把眼前的中小型商船都换成大型船只,再将船队规模扩大几倍。

  十年之内,其贸易额与利润额便可逼近甚至超过荷兰东印度公司了。

  后者无非是仗着拥有制海权与几千艘商船,控制着从东番至欧陆的航线。

  实际上当下世界上有四条黄金航线!

  第一条是大西洋航线,从欧陆至美洲大陆,主要控制在西班牙帝国手里。

  第二条便是从美洲至吕宋的航线,自然也归西班牙帝国所有。

  第三条则是掌握了荷兰人手里,也就是从荷兰出发,绕过好望角,横穿印度洋,抵达巴达维亚,再北上的航线。

  荷兰人失去了在倭国的贸易特权,郑芝龙便掌握了第四条航线,而且这条航线的价值还在飞升。

  南到巴达维亚,北至堪察加,可以说是四条航线之中,竞争对手最少,而且最为安全的航线了。

  结合大明占全球三分之一的GDP,郑芝龙手里的这一条航线,就足以等同于其他任意两条航线。

  换作几十年前,这肯定比不了,因为美洲的白银出口没有锐减,西班牙帝国也没有限制对大明的出口。

  现在就不同了,不但航线长度增加了,进出口总量也在飞速提升,这便意味着贸易额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最北端有诸多藩国,之后是倭国与菜国,然后是市场最大的明帝国,再往南是东南亚各国。

  就凭这四块市场,通过海上贸易互相联通,发展起来之后,郑芝龙的实力便可以力敌荷兰语西班牙在东方水域的武装力量了。

  两个敌人联手组成联合舰队,或许还能打赢郑老屁。

  不抱团上的话,郑老屁可以单挑弄死任何一个!

  其三,可在福建本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