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6章:发兵叩关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的,某太子就管不过来了,最坏的结果就是还得给这老家伙擦屁股……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太子越来越担心这种事情变成现实。

  理论上顺天府境内的长城地形较为险峻,非常利于守军防御,永平府那边虽然不是平地,但比起西边就差一些了。

  尤其是青山口以东,至青龙河一线,某太子认为这段极有可能作为辫子的突破口,但此时再提醒老王头多半是来不及了。

  事实上,多尔衮的进兵路线是从喜峰口或青山口,先攻蓟州,再克遵化,然后一路向西,攻城略地!

  永平府境内的军事要地较少,在秋收之后去进攻乡间,收获还不够发兵的成本,只有进攻城池才能收获颇丰。

  选择在秋收之后发动进攻,也是大清高层达成的一致,因为吸取了去年被对方坚壁清野的教训。

  与其让庄稼都被狗蛮子给烧掉,莫不如等狗蛮子收获之后,发兵去抢,直接挑大户下手就行了。

  能抢到两百万石粮食,那便再好不过了,可以保证八旗人家安然度过一年之中最难熬的三四个月了。

  由于大军一直驻扎在锦州至宁远一带,故而进兵速度非常之快,用了不到四天便抵达喜峰口外围。

  松平信纲将最不待见的外样大明麾下的人马,也就是两个军(队),约六千人,安排在青山口至龙井关一线。

  这些人虽然饱受排挤,但也仅仅是因为战败得到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实际战斗力远逊于亲藩大名的人马。

  在装备了板甲、手榴弹、油桶、迫击炮之后,加之明国太子提供了等同于本国士兵的待遇,使各部战斗力直线飙升。

  为了能够扩大战果,这些外样大名的人马还将距离长城两百步之内的地方,挖得遍地是坑……

  不管是敌军的人或马,冲到这一地带全部都得减速,一不留神就会崴脚,这都是前辈们在旅顺外围伏击清军骑兵所得来的宝贵经验。

  在长城上,还有将军与少量武士骑乘战马,反复巡逻,一旦出现险情,便可冲至近前,击退登城之敌。

  在这之前,足轻们还会使用铁炮、长枪、油桶、手榴弹进行阻击,武士们也会用和弓进行施射。

  当清军先头部队出现之时,驻防喜峰口的倭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与其短兵相接了。

  是役倭军占据绝对的地形优势,加之准备充分,故而特别想要大赚一笔。

  甚子都是虚的,只有敌军的尸体是实实在在的。

  是想每月赚那二两银子,还是一次赚二百两?

  显而易见,囊中羞涩的倭军将士都在惦记着后者。

  清军前锋抵达喜峰口外围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等待多尔衮亲率的大军前来。

  由于城头并未发现明军旗帜,而长城上人头攒动,让清军不禁想到又碰到了那个难缠的对手。

  从锦州外围一直厮杀到长城脚下,这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