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9章:五军之战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的约战,也不置可否,他暂时还看不出任何的破绽。

  越是如此,便越让多尔衮感到焦虑与担心。

  当初在老铁山,由于敌情不明,大清王师便强行攻山,结果损失巨大。

  之后围攻京城,本以为上万精锐已然通过地洞入城,大清算是胜券在握了。

  却被城里的狗蛮子给硬生生打败了,损失数万精锐,输地比老铁山那次还惨。

  春夏围攻锦州,照例还是没打下来,也没想强攻。

  却被从海上驰援而来的倭军给吸引住了,打得两败俱伤,也未能捞到甚子便宜。

  反而顾此失彼,被狗蛮子偷袭了辽东半岛,当地再次被洗劫了一遍。

  自打两年前入关以来,确切地说是从那狗太子监国之后。

  大清王师鲜有胜绩,多半都是非平即负,唯有在宁远占到大便宜,稍感安慰。

  此番好不容易将蛮明主力从城里引出来,若是那魔童亦在军中。

  则击败这支蛮明部曲,或可生擒活捉那魔童。

  届时不光可以打败畿辅一带的守军,等可以凭此来要挟崇祯。

  迫使其割让北方,至少要将北直隶拿到手才够本!

  占据了北直隶,大清王师便可无视山海关了。

  如此一想,多尔衮心里还算是舒服一些。

  但如何能够打败那魔童,多尔衮得仔细想想……

  那魔童欲与大清王师在滦河西岸开战,还保证不会半渡而击。

  这便是障眼法,对此,多尔衮一句都不信,反而相信蛮明一定会采取半渡而击之策。

  既然如此,不如让蛮明部曲过河,自己保证不会半渡而击,岂不是更妙?

  可那魔童绝非凡夫俗子,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焉能中计?

  届时对方不答应,己方岂不是进退维谷?

  多尔衮有心让阿济格与代善各带一支人马,一南一北,同时迂回过去。

  每人携三个甲喇的骑兵,总计便是九千人,作为两支偏师佯动。

  若蛮明有所反应,说明被己方偏师调动起来,反之……

  多尔衮暂时想了三策,其一,自然是前去与那魔童决一死战。

  其二,则是派出两支偏师,调动蛮明人马,主力则原地等待时机。

  其三,全军沿滦河东岸南下,而后在滦河拐弯向东处过河,杀向西南,攻取丰润。

  可是想过之后,多尔衮又觉得这三策似乎都不甚完美。

  总觉得自己所想都在那魔童的意料之中,故而很是苦恼。

  咨询过随军的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公尚可爱之后,也没得到甚子有用的策略。

  本着不让蛮明狗太子得偿所愿的初衷,第三天,多尔衮便下令全军按照第三个策略,沿河南下。

  如此行军,至少能将蛮明的主力从鹿儿岭调出来,那里地形易守难攻,不便骑兵冲杀,即使要决一死战,也须在平原上进行。

  至于名声……

  多尔衮也不在乎这个,若能得天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