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行刺_画屏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攻入那两座县城中。”他说着,在沙盘上指出这两座城池的位置,“埋伏于此的一万人将趁其不备,偷袭敌军主力,一击即退。若敌军全力追击,则会因长途跋涉而精疲力尽;若他们选择据守休整,则会以虫蛀发霉的粮食为补给,他们远道而来,将士们本就不适应大燕的水土,如此一来,便更会元气大伤。”

  以他之策,吐蕃人于头一次交锋起,便会落入下风,之后的事自然就都好办了。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小跑入堂中,将才由先锋校尉飞鸽传书送回来的最新战报交给坐在正中的元穆安。

  战报称,敌军主力果然已攻进那两座城池,被偷袭后,派出一队八千人的骑兵一路追击,其余人则留在那两座城中驻扎、布防。

  一切与秦衔的设计相差无几。

  元穆安见状,深以为然,不禁将消息告诉堂中众人,随后赞了一句:“不错,秦卿果然是个难得的将才,行军作战不拘泥于兵书中的排兵布阵,反而屡出奇谋。”

  他在军中沉浮多年,见过许多不同的将领,如秦衔这般读书人出身的将领虽稀少,却并非从未有过,他们与大多靠武力升迁的将军相比,虽常有不凡的见地,却很容易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的毛病。

  秦衔与他们都不一样,既然有读书人纵观全局的眼界,亦有寻常武将勇猛迎敌的气势,更难得的是不落窠臼。

  元穆安自己当年在军中时,就是靠着出其不意,才屡次克敌,逐渐站稳脚跟,取得威望。在他看来,秦衔颇有他当初的风范,假以时日,必能居大燕武将之首,名留青史。

  这些话,他自然没有当场说出来。

  倒是跟随在他左右,一同前往凉州督军的徐将军松了口气似的,笑了笑:“先前攻打突厥时,臣就觉得秦都尉用兵的计谋,颇有陛下当年的风范,不过,那时还不敢确定,这一次却是确定无疑了。”

  秦衔叉手道:“将军的夸赞,臣不敢当。不过,臣幼时便听说过陛下的名号,知晓陛下所率之军从来所向披靡,甚至好几次以少胜多,臣心中敬佩万分,因而初时研习兵法时,便是以陛下当初的大小战役为范本,才渐渐有些明白兵贵出奇的道理。”

  徐将军将秦衔视为自己的爱徒,见他短短两年,便能独当一面,欣慰不已,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第一日的君臣共议在一派和谐的气氛中过去,好容易等到傍晚时分,众人用过晚膳,请元穆安到腾出的一座宅邸中歇下后,秦衔并未回自己的府中,而是连夜点兵,带着一队人马赶往更前线的营中,临行前,不忘派出一名心腹回府给秋芜递个话。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秦衔始终留在营中,运筹帷幄,指挥凉州八万守军迎敌。

  战况一步步发展,几乎都与他事先的谋算十分吻合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