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和田之行_大赌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浑身起鸡皮。内行算不上,看多了懂一些吧,这几年都在做玉,不懂就上当受骗。”

  “现在和田玉行情见涨,听说上好的羊脂白玉要三十万元一公斤?”

  “涨,年年涨。以前每公斤一千多,现在每公斤最少十几万。三十万元一公斤能买羊脂白玉?悬!真正的羊脂白玉没有百万想都别想。”

  “喔,真比翡翠还贵。”金旗十分感叹。

  “金大哥是玩翡翠的?”玉孜是个聪明姑娘。

  金旗笑说:“对翡翠我还算半个内行,对白玉就完全是个玉盲。”

  玉孜接着说:“翡翠我可一点不懂,前几天北京瀚海拍蒙一尊黄翡观音像,拍出一千四百五十万高价,可见翡翠真贵呀。”

  “玉孜也参加了拍卖?”

  “没有,听朋友说的。哪天我也弄件精品去拍拍才过瘾呢。只是实在找不到好材料。”

  金旗不解地闪:“玉料市场就找不到几件像样的好玉料?”

  “难,有的也是由私人收藏着,不出重金休想得到。市场上以次充好还算有良心,许多以假充真比比皆是。俗话说:仔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有些质地不错的山料,甚至俄料、青海料被打磨、染油、填色后充仔料卖。都以为有皮就是仔料,没想到做皮容易得很。我劝金大哥干脆去买打上钢印的玉料,虽然贵些,毕竟是真货。”

  听到现在金旗算是明白仔料就像是老坑翡翠,油润度、细致度、光质度都胜于山料或者翡翠中的新坑料。水和时间打磨了精品,这是白玉和翡翠的共性。至于山流水料恰是新老之间的产物,时间不够,所以距离完美还有一段路程的磨砺。金旗感叹近:“物以稀为贵,和田玉历经千年采集,日渐枯竭是正常的事,越少越受追捧,谁不想借此发财,不搞些歪门邪道才行呢。不过有了无数人淘玉、制玉、骗玉,才有今天的繁荣。”

  “是呀,我就是靠玉为生的。说得好,金大哥请吃个苹果。”玉孜从双肩背包里掏出两个大苹果,递给金旗一个,自己大口啃了起来。

  金旗也不客气,边吃苹果边问:“现在玉龙喀什河上游能去么?”

  “很难,现在涨水了,只有枯水期才能去淘玉。上游几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