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六四章 宽带网络_重生浪潮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去海外不行啊,毕竟国内的市场总是有限的,而且竞争太过于激烈。

  最重要是的,现阶段,仅仅国内市场还不足以撑起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而且人家西方企业,都有大量的海外市场作为补充,那么如果华夏企业没有的话,岂不就是意味着先天就少了条腿。

  又如何跟西方企业竞争?

  所以说,去东南亚,去非洲这些不好啃的地方,对于擎天通信,对于擎天,甚至对于所有华夏企业来说,都是不得已的必经之路。

  虽然难,但跪着也必须要走下去。

  在董嘉木的带领下,方辰看了一下擎天通信的十个重点实验室,看了一下他们的成果报告。

  “你们自己觉得,以现在擎天的电信技术水平能不能撑起华夏骨干网络的建设,能不能跟世通、思科、康宁他们竞争?”

  方辰拿着手中的技术报告,对着董嘉木两人说道。

  犹豫了一下,董嘉木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有信心,即便现在对于这些老牌电信设备供应商,我们在技术,在经验上都没有能超出的地方,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战胜他们!”

  他这话并不只是在喊口号,而是真的有信心,擎天通信从去年开始,在电信网络上已经研究了整整一年,多多少少还是有东西能够拿出来的。

  再者说了,虽然思科他们在电信网络上的耕耘和技术水平都要比他们深的多,多的多,但实际上,这几家公司,尤其是思科的成立时间并不长。

  至今也只是成立了十二年,并且美国真正互联网建设大爆发的,也就是这三四年的光景而已。

  甚至思科第一批面向客户端,服务器式工作组的智能网络通信交换机,也是前年才刚刚推出来的。

  也就是说,其实擎天通信跟思科的技术水平也就是两三年的差距而已。

  再者,各方面的投入也不一样。

  擎天通信电信业务的背后,是擎天通信,是擎天,是方辰,仅仅去年一年到现在,方辰已经在擎天通信的电信业务上投入了二十多亿华夏币,三亿美元,并且有上千名的科研技术人员在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研究着电信技术。

  而看思科呢?

  思科在1990年刚刚上市的时候,一年的营收才不到七千万美元,投入到科研技术上的资金更是只有一千万美元而已。

  也就是这几年,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大爆发,思科的营收一下蹦到了三十亿美元,每年投入到科研上的营收能有两亿美元到三亿美元的样子。

  而且虽然科研经费差不多,但是华夏的科研人员工资是要比美国科研人员低得多,雇佣一个美国科研工作者,能雇佣二十个华夏科研人员。

  再加上,华夏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长通常都要比美国科研工作者要多的多。

  这也就意味着,擎天通信的科研成本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